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電信詐騙『黑手』伸向手機網游
2017-04-14 10:19:2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詐騙『外殼』變化多端

  四招防范上當受騙

  從最初的中獎、房租匯款,到網銀昇級、郵包藏毒、退稅補貼,再到盜QQ號冒充熟人、機票改簽、冒充公檢法機關、冒充稅務人員、偽造網上通緝令,如今電信詐騙類型已擴展到數十種,五花八門、覆蓋面之廣令人防不勝防。

  有著20多年從警經歷、長期關注電信詐騙的全國人大代表陳偉成說,無論花樣如何變,其本質多離不開利用受害人害怕或佔便宜的心理,結果往往因怕失大、因小失大。

  公安部刑偵局副巡視員陳士渠表示,電信詐騙犯罪完成必須有『三流』的支橕,即『信息流』『資金流』和『人員流』。防范打擊電信詐騙的關鍵是,公安、銀行、運營商等相關部門要形成合力,從源頭管控『信息流』『資金流』,最大限度壓縮犯罪滋生蔓延空間。

  經辦案件的民警提醒,『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盡管越來越多的詐騙伎倆被識破,但犯罪總是走在查處之前。用來偽裝的『殼』越來越變化多端,但民眾謹記以下幾條,可以大大減少上當受騙的可能。

  一是電話、網絡聊天中任何涉及銀行卡操作的,不要理;二是在電話中宣稱公檢法等機關辦案的,不要理;三是任何在電話或網絡聊天中對你個人信息了如指掌的,不要理;四是任何電腦手機上的陌生鏈接,不要點。

  目前,從國家到各地都加強了執法部門與相關部門的協作,也強化了行業監管,比如百分之百實施手機『實名制』,一些先進技術手段也在投入應用。目前,已有互聯網企業與公安部門攜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基於海量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方法的『麒麟』系統,遏制『偽基站』信息詐騙,從源頭切斷詐騙犯罪的『信息流』。

  具體到手游,負責偵辦案件的茂名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介紹說,用戶要盡可能使用安全性高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一旦發現虛假交易可及時報警,不要急於在網絡尋求找回損失,避免陷入『連環套』,造成更大損失。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