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水平亟待提昇
從整體上講,西藏自治區電子商務發展與發達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發展質量和水平亟待提昇。
自治區商務廳黨組副書記、廳長邊巴介紹,當前,西藏電商發展呈現出『發展勢頭較好,但分布零散;交易日益活躍,但規模偏小;民族特色鮮明,但市場推廣不夠』三個特點。
目前,自治區電子商務產業園也只是初步建立,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網商、服務商等零散分布,相互之間缺乏互動協作和資源共享,信息不對稱,運營成本高,無法形成高效快速的產業化集群。
西藏自治區的移動支付比例高達83.3%,連續多年全國排名第一。然而,2015年,本地最大的電商平臺『藏貨通天下』的線上交易額僅為1000萬元,規模以上商貿流通企業的電子商務年銷售總額僅為3441萬元。
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手工藝品、藏醫藥、特色農畜產品加工業、高原飲用水等幾大民族特色產業在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具有很高的辨識度,最易建立品牌知名度。這些產業將是西藏電子商務未來發展的主攻方向,通過電子商務加強市場推廣,助力西藏的產品和服務走出去。
順勢而上主動作為
未來,西藏商務等有關部門為電商的發展規劃了一個光明的前景。
首先,以信息化帶動標准化、集約化,加快構建西藏現代流通體系。
大力推動傳統流通企業利用互聯網轉型昇級。推動互聯網與流通產業深度融合,支持自治區批發、零售等服務業企業依托互聯網開展全渠道經營,大力發展體驗消費,著力提高供應鏈管理控制能力,增強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西藏金哈達羊絨制品、西藏天知生物等優勢品牌影響力,推動商品交易市場利用互聯網創新商業模式、拓展服務功能。同時,積極培育創新型流通企業,鼓勵發展新興業態,著力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加強智慧流通基礎設施建設。『軟』『硬』結合,共同構建『互聯網+流通』新型基礎設施。
其次,積極發展農牧區電商、跨境電商、線上線下融合電商,加快形成西藏電商發展新動能。
推動農牧區電子商務發展。集中精力發展自治區特色鮮明的農畜產品業;多種渠道拓展農畜產品電子商務市場;擴大電子商務在『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網絡中的應用;重點推進農產品電商的規模化、品牌化、標准化,打造西藏特色產業。
充分發揮自治區作為連接內地與南亞的貿易通道及擁有5個國家邊境口岸的優勢,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最後,推動網絡經濟最大限度為民族事業服務,加快促進電子商務與民族工作跨界融合。
西藏自治區主席助理羅梅認為,發展電子商務是西藏面臨的重大機遇,她表示:『我們必須順勢而上,主動作為,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