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事衝突溫馨化解
每個人對旅行賦予的意義不同,對易昱來說,旅行是為了讓生活慢下來,放松仔細體味。而對易昱的爸爸來說,到一個地方,就希望能加快把所有的景觀都盡收眼底。
易昱爸爸每天都起得很早,催促女兒快點出門。而易昱雖不算是『夜貓子』,但晚上也要整理照片,做行程計劃,查閱信息,總是會睡得很遲,早上起得晚。
有一次,父女倆為了女兒晚起,爆發了嚴重的爭吵。執拗的爸爸甚至放話,要退出旅行。易昱丈夫尼爾從中兩邊勸導,最後雙方決定彼此各讓一步,纔算是緩解了這次『分手危機』。『我們也起來更早一些,他們也盡量把心態放平和一些,事情就算是解決了。』
遠行逼出生存技能
這是一種『被逼』受約束的狀態。不過,這一路倒是把易昱媽媽『逼』出了很多新技能。在去年聖誕節的晚上,易昱媽媽在他們居住的青年旅社裡完成了一道聖誕大餐——四川火鍋。這道火鍋的底料基本是從零開始的,沒有豆瓣醬、辣椒。
『在這之前,我從來沒做過一頓飯』,易昱媽媽聽到家人稱贊時,她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為了吃上一頓家鄉的味道,『我也把自己打造出來了』。
『他們的能力真的超乎你的想象』,讓易昱不由感嘆要對父母重新認識。
兩代人一起成長
就在去年12月,易昱的家庭面臨了一場大的事故。易昱的爸爸在徒步時被山裡的牧羊犬咬傷了。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被襲擊了。當時是在山村,語言交流起來相當困難。
易昱奔走了6公裡,去尋找這只襲擊的狗,為了確認一下這只狗是否接受過疫苗。雖然村民們很熱心,最後也找到了狗的主人。大家只能連猜帶蒙地溝通了半天,大概意思是說接受過疫苗,但也並不確定真假。
易昱只好帶著爸爸回到最近的城市,跟防疫站解釋了半天,對方一直要觀察10天以上纔能注射狂犬疫苗。心急如焚的易昱跟管事的醫生好說歹說,最後說服醫生打了第一針。事情纔算是解決了。
『這段時間對父母的了解和交流,甚至比之前的二三十年的加起來都還要多。』易昱也沒有想到,原本兩人的旅行計劃變成四人後,就像組建了一個家庭課堂,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