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新華社記者趙戈攝

印尼三寶壟市的紀念鄭和游行慶典活動。新華社記者杜宇攝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暢想。同年10月3日,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二者共同構成了『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習近平非常重視『一帶一路』,在各種重大場合反復談及。對其中部分內容,本報進行了整理。
歷史人文
★賦予古代絲綢之路全新時代內涵
『一帶一路』倡議,喚起了沿線國家的歷史記憶。古代絲綢之路是一條貿易之路,更是一條友誼之路。在中華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特征的絲綢之路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繼承和發揚絲綢之路精神,把我國發展同沿線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沿線各國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
——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文基礎
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真正要建成『一帶一路』,必須在沿線國家民眾中形成一個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人文基礎。要堅持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進,注重在人文領域精耕細作,尊重各國人民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加強同沿線國家人民的友好往來,為『一帶一路』建設打下廣泛社會基礎。
——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
『一帶一路』建設,倡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彼此要多拆牆、少築牆,把對話當作『黃金法則』用起來,大家一起做有來有往的鄰居。
『一帶一路』延伸之處,是人文交流聚集活躍之地。民心交融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2016年1月21日,《共同開創中阿關系的美好未來》
★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昇
『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同我國有著共同利益。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帶一路』倡議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昇,獲得了廣泛認同。
——2014年11月4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
時代要求
★建設『一帶一路』不是我們一家的事
我國是『一帶一路』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但建設『一帶一路』不是我們一家的事。『一帶一路』建設不應僅僅著眼於我國自身發展,而是要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幫助他們實現發展目標。我們要在發展自身利益的同時,更多考慮和照顧其他國家利益。要堅持正確義利觀,以義為先、義利並舉,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為。
——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
★『一帶一路』成效惠及世界
3年多前,我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3年多來,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一帶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達到500多億美元,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開花,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可以說, 『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但成效惠及世界。
——2017年1月17日,在達沃斯國際會議中心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歡迎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
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中國願意同各方一道,推動亞投行早日投入運營、發揮作用,為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貢獻力量。我們將繼續歡迎包括亞投行在內的新老國際金融機構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2016年1月16日,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業儀式上的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