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北京醫改兩日追蹤:改革後,患者的負擔會不會加重?
2017-04-10 08:55:34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以前王大姐要去三級醫院折騰大半天,現在社區也能買得到常用的降糖藥

  北京市開展以三級醫院為龍頭的醫聯體試點,帶動社區醫生技術水平提高,並建立轉診機制;基本藥品供應能夠保證

  『以後打算多去社區醫院,收費更低,但是擔心醫生技術水平太低,看不好病。』李大姐向記者表示。

  同樣來諮詢新政策的王大姐表示,以前在社區醫院看病,有些藥買不到。比如,自己的媽媽80多歲了,患有糖尿病,每次開藥都要去三級醫院折騰大半天。如此勞師動眾,就是去開一種只有在三級醫院纔能開到的降糖藥——格華止。這種規格為0.5克20片的常用藥,藥價只有23.12元,卻難倒了不少社區的糖尿病患者。

  事實上,患者去社區醫院看小病、慢性病,沒有任何問題。北京市醫管局曾推出『醫聯體』模式。由三級大醫院的專家醫生們對社區醫生進行培訓和指導,使社區醫生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為了防止社區醫院出現診治亂象,還建立了轉診機制,大病患者可以快速轉到大醫院就診。

  記者了解到,為了提昇社區醫院醫療水平,讓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患者放心在家門口看病,從2012年起,北京市醫院管理局就開展以三級醫院為龍頭,聯合若乾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一、二級醫院組成醫聯體試點。截至2016年末,北京市已建立53個區域醫聯體。2016年12月,北京市在天壇醫院、友誼醫院、朝陽醫院等5家市屬醫院所在的區域醫聯體內,試點組建29個醫聯體慢病專家團隊。領銜專家采取定期巡診、定時出診、帶教查房、專業培訓等方式,到所聯系的社區衛生機構開展診療指導工作和慢病管理工作,對成員醫生起到『傳、幫、帶』作用。

  至於買藥問題,實行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後,大醫院的藥品在社區也能買得到。『新政策建立藥品陽光采購平臺後,所有的藥都能在平臺上采購到。』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副院長楊金洪介紹說,原社區醫療機構與二、三級醫院的藥品采購平臺合二為一,實現基層醫療機構與二、三級醫院采購目錄的上下一致,除了一些專病專治的藥物,社區醫院可通過平臺買到藥品。像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等4種慢性病的開藥周期,由1個月延長到2個月,這樣的長處方免去患者頻繁跑醫院。

  當然,並不是所有藥品都能在社區醫院買到。業內人士表示,藥品的使用在滿足患者需求的基礎上,還必須符合相關規定,符合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功能定位。開具藥品的醫師也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另外,社區醫院藥房倉儲面積小,與大醫院相比,無法做到藥品十分充足,但基本的藥品供應是能夠保證的。9日在團結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記者也看到,市民楊阿姨正在登記自己的常用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表示,會盡快協調配備這幾種藥品。(記者申少鐵王君平葛亮亮)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