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一年飛絮時。最近,大街小巷裡又飄起了『毛毛』,預計將持續一個月時間。不少市民走路時用手捂著口鼻,也有人趕忙戴起了口罩。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本周起將有近12萬株楊柳樹陸續打針注藥,主要分布在市屬公園、東城、石景山、順義等地。隨著工作的推進,打針范圍及數量還會有所增加。目前,市園林綠化局主要采取『堵』、『換』、『修』、『噴』、『注射』等五種措施綜合治理飛絮,但是飛絮現象短期內無法徹底消除。預計『十三五』末期,北京市的楊柳飛絮情況可以得到明顯改善。
昨天上午,北青報記者在南三環中路看到,越來越多的飛絮在空氣中飄蕩,落在人行道上,匯聚成一團一團的。一陣風吹過,又重新盤旋著飛上天。不少行人走路時用手捂著口鼻,時不時地驅趕眼前的飛絮,防止瞇眼。一位遛狗的居民則戴著口罩,她告訴北青報記者,早上出門時嚇了一跳,仿佛是一夜之間,飛絮就起來了。她趕緊回家取出口罩,戴好後再重新出門。『霧霾天兒和楊柳飛絮天兒,口罩都能派上用場。』
去年,本市約有20萬楊柳雌株通過注射花芽抑制劑的方式,來控制楊柳飛絮,今年可以看到效果。不過,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城市規劃建成區約有楊柳樹雌株200萬株。這意味著,在即將到來的飛絮高峰期,約九成楊柳樹雌株仍在飄絮。
據了解,打『絕育針』是目前本市治理飛絮的主要方式之一,屬於治標措施。這種方式具有『當年注射,第二年見效,且只管一年』的特點,需要每年都給樹打針。據北京園林科學研究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車少臣介紹,目前,在市屬公園、東城、石景山、順義等區域,已有近12萬楊柳雌株確定繼續打『絕育針』,並從本周開始陸續打針注藥。隨著工作的推進,打針范圍及數量還會有所增加。
與給樹木嫁接『變性』相比,注射藥劑的效率更高。據了解,一位技術熟練的園林工人,一天可以為大約100棵樹打針。當年的投入成本也相對較低,一棵胸徑在60至70厘米的楊柳樹,注射成本為五六十元。相比較而言,給楊柳樹『變性』的成本為每棵樹500元左右,一位熟練工人一天嫁接數量不足10棵。
此外,對於『噴水降飛絮』的方法,實際操作過程中是存在困難的。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有些地區沒有高壓噴水設備,無法實現。即便有,也很難在白天對道路兩側的楊柳樹噴水,既阻礙交通,也影響行人通行,只能在夜晚進行。但是夜裡噴水,白天又風乾了,到了中午還是會飛絮。(記者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