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揮刀自宮』:是什麼阻擋少年做女生的路?
2017-04-07 14:40:50 來源:紅網  作者:李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急診科接治了這樣的一位易性癖患者——一該17歲的少年在家裡自行打麻藥,並切除了睾丸和附睾組織。『自宮』後出血不止不得已急診求醫。『「自宮」手術是在幾個小時前做的,當時喝了酒,也有麻藥,不痛,現在感覺麻藥退去了,太痛苦了』。(4月6日中國新聞網)

  一個17歲的少年豈會不知,『揮刀自宮』對自己來說意味什麼,又豈會不知對身體帶來的傷害有多大。但他還是選擇這麼做了,而且還是那麼毅然決然。

  近幾年,總能看到『變性手術成功』的新聞,這也就等於站在醫學的角度宣告,女人想做男人抑或男人想做女人不是難事。那麼,這位明明可以通過手術變性的少年為何偏偏要選擇『揮刀自宮』——這種既殘忍又原始落後的變性方式?究竟是什麼阻擋少年做女生的路?

  手術並不復雜,但並不等於『想做就做』。事實上,變性如同競技,必須『過五關斬六將』,比如患者手術前必須提交提供『精神科醫師開具的易性癖病診斷證明』『已告知直系親屬擬行變性手術的相關證明』等一系列材料,手術前必須滿足『術前接受心理、精神治療1年以上且無效』『年齡大於20歲,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等一系列條件。僅年齡硬杠杠就將少年阻擋在變性的門外。

  還有,缺乏家人的支持、關愛與理解,觸不可及的手術費用,無疑都成為少年難以邁過的『火焰山』。一邊是夢想,一邊是現實,一邊是家人的『越不讓做』,一邊是自己的『越想做越要做』,這位17歲少年如何選擇?答案要麼就是放棄,要麼就是尋找實現夢想的新路徑。前者工作沒做通的情況下,注定只能選擇後者。『揮刀自宮』,是殘忍了點,但它畢竟能幫助自己實現夢想,於是他選擇了。

  那麼,一個17歲少年為何偏執地走上『揮刀自宮』這條本不屬於他的路,誰敢說與社會風氣、學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沒有關系,而所有的痛苦為何由一個少年獨自來承受?事實上,一些嚴重的易性癖患者其實會有自殺傾向,有學者指出,對他們實施手術,在幫助其完成性別、社會角色轉變的同時,還將挽救他們的生命。因此,醫生建議『對於這些性別認知錯位的易性癖患者,人們應該多一些理解、多一點寬容。』然而,少年的家人能做到嗎?我們又能做到嗎?

  一個少年,為了實現做女生的夢想,於是無奈地選擇『揮刀自宮』。相信,就在此刻,有不少人如我一樣在鑽心地痛著。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