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核心城區,5日東、西城同時出臺街巷胡同整治提昇三年行動計劃。根據兩區計劃,東、西城將在背街小巷設立『街巷長』,提昇背街小巷的綜合治理能力。街巷長將由街道處級領導、科室相關負責人、社區指導員擔任,秘書長由社區黨委成員、居委會成員以及社區四大委員會成員構成,委員則由社區樓門院長、居民代表、志願者及轄區單位成員代表構成。
各街巷立牌公示街巷長姓名電話
城市風貌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則是城市的『裡子』,但在核心區,一邊是高樓大廈,一邊是低矮破舊的平房院落,私搭亂建頻現的情況並不少見。數據顯示,西城區現有街巷胡同(含主乾道、次乾道、支路及以下)約1776條,其中有1430條都是背街小巷。根據東、西城同時出臺的街巷胡同整治提昇三年行動計劃,核心區所有的背街小巷均將有『街巷長』,對街巷進行整治提昇,並在各條街巷胡同設立公示牌,亮明街長及巷長姓名、電話、職責,亮明自治共建理事會、物業單位、社區志願服務組織名稱、負責人、職責。
同時根據計劃,三年內東城區將實現1005條背街小巷的環境整治提昇,每一條街巷都將設置一名『街長』或『巷長』,負責街巷的環境建設管理工作,行使知情權、報告權、監督權、建議權和簡單事項的處置權。『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街長』、『巷長』身處第一線,直面群眾,是發現問題、協調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力量。
街巷理事會議對問題進行決策和協調
每條背街小巷都要有街巷長,這與社區居委會有什麼區別,怎樣治理背街小巷?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主任桑硼飛介紹,目前,該街道內94條街巷都已經有了『街巷長』,並通過街巷理事會發揮作用。理事會由街巷長1名、秘書長1名、委員3或5名構成。其中,街巷長由街道處級領導、科室相關負責人、社區指導員擔任,秘書長由社區黨委成員、居委會成員以及社區四大委員會成員構成,委員則由社區樓門院長、居民代表、志願者及轄區單位成員代表構成。
街巷長負責主持理事會工作及整體謀劃街巷胡同維護治理的計劃方案,並要定期巡視街巷,定期組織召開街巷理事會會議,對街巷胡同存在的問題進行決策、協調並監督整改,各街巷秘書長則協助街巷長定期在所管街巷進行巡視,將發現的問題及時收集、整理,做好上傳下達,並與各職能部門、單位、社區、居民溝通,協助街巷長做好監督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