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無人機呈爆發式增長:采購很隨意 『黑飛』成常態
2017-04-06 11:02:54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規范管理漏洞多

   -追查取證困難,具體罰則缺失,法規宣傳力度不夠

  事實上,與消費級無人機『黑飛』頻發相比,工業級無人機的使用要規范得多。雲南省基礎測繪技術中心主任柯樽傑告訴記者,『操作員飛行員證、無人機適航性都沒問題,每次飛行都會提前向空軍管理部門申報飛行計劃。』不過,由於現在消費級無人機『黑飛』現象普遍,柯樽傑擔心長此以往,將影響合法無人機飛行計劃的審批。

  關於對無人機的管理規定,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執行秘書長、無人機管理辦公室主任柯玉寶表示:『人員要有航空器駕駛執照;航空器要有適航證書,但國家尚無專門法律規定無人機適航,因此這一條暫時可以豁免。』但根據《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等規定,盡管『室內運行的無人機、視距內飛行的微型以下的無人機以及人煙稀少、空曠的非人口稠密區進行試驗的無人機』不需要執照飛行,但所有飛行都需要向飛行管制部門申報計劃。

  同時,根據規定,從事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的單位、個人,凡是未經批准擅自飛行、未按批准的飛行計劃飛行、不及時報告或者漏報飛行動態、未經批准飛入空中限制區域和空中危險區域的,由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但昆明長水機場相關負責同志也坦言,『無人機活動隱蔽性大、進退快速、追查取證困難』。雲南飛虎駝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朱俊坤提到,具體罰則的缺失也增加了無人機管理的難度。『比如在某個禁飛區飛無人機,執法人員可以勸阻,有的執法部門還會沒收無人機,但真要細究起來,「沒收」行為並沒有法律依據。』

  『對無人機的管理確實存在一定漏洞,但更重要的是宣傳力度不夠。』據柯玉寶介紹,目前對大眾最常見的消費級無人機的管理主要是管人、管機、管飛行規則,根據相關規定,不同機型都有嚴格細致的規定,但飛手對這些規定的知曉度並不高。

  『產業發展太快,管理還沒有跟上。』柯玉寶認為,目前的亂象,與近兩年無人機的爆發式增長不無關系。『大家剛開始接觸汽車時,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也不少,可現在遵守交規已經成為共識。』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