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爭議:
1.域名失竊之責誰來背?
根據劉先生的描述,記者聯系上了總部設在廈門的易名中國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業互聯網域名拍賣、維護、注冊代理、交易以及其他技術類的平臺公司。對於劉先生的遭遇,工作人員表示他應該第一時間報案,由警方出面掌握情況最具有可信度。除此之外,其他途徑都不會是好的辦法。這位人員表示,域名被倒賣首先責任依然在於所有人自己,因為黑客要想成功盜取並且轉賣域名,必須掌握賬戶密碼、獲取所有人注冊登記留存的證件資料、手機驗證碼等等。
在域名交易中有一個重要環節不容繞開,就是平臺方在辦理賬戶更名之前,會根據原所有人留下的手機號發送驗證碼,待到記住確認之後,纔會辦理『過戶登記』。
對於這道最後的安全閘門為何失守?劉先生的解釋是『黑客既然掌握了賬戶密碼,侵入之後修改手機聯系方式自然是舉手之勞,否則還做什麼黑客?』劉先生因此質疑平臺方交易安全系統有漏洞。
2.失竊損失如何追討?
東莞律師唐勝利認為,劉先生追討失竊域名可選擇兩種途徑,一是報警通過警方追查。二是根據《物權法》一百零六條、《合同法》一百零七條的相關規定,直接起訴域名交易平臺把關不嚴,沒有盡到審查交易人身份的責任,或者說在交易模式上留下了漏洞,導致盜竊者有機可乘,從而給域名所有權人帶來經濟損失。上述律師認為,根據劉先生的說法,還可以同時起訴持有劉先生失竊的五個域名的當前持有人。由於被售出的五個域名價格明顯低於市場正常價值,已經顯示現持有人不屬於善意取得域名的使用權,有義務返還域名並賠償損失。
然而,東莞市警方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認為,域名屬於無形資產,其價值純粹屬於買賣雙方自行約定,因此警方很難定價。在現實中,這類案件警方立案受理的情況並不多見。同時,據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法律界人士表示,域名被盜竊或者被盜賣的情況時有發生,不過通常為企業界在正常使用之中出現,對此不需要警方立案,只需要所有人通過申訴,在自己的權利被注冊和管理機構確認之後就會被恢復權利。而劉先生這種批量收購、囤積持有,並沒有用於正常的生產經營而被盜的情況,尚不多見,至今也沒有警方出面追討的先例。
域名被盜並不鮮見
實際上,域名倒賣在業內人士看來,是一種常見現象。在網上輸入域名倒賣的關鍵詞,會彈出數十萬條類似信息。有專業網友們總結,具有昇值空間的域名,例如容易記住、輸入方便、或者與一些大企業大機構名稱關聯性較高的域名,常常是黑客重點光顧的對象。
遭遇被盜的域名,並非只有留在炒家手中的待營運域名,一些大眾熟知的互聯網域名被盜也是常見之事。其中不少更是屬於知名企業,尤其是人氣高的網站,如大眾點評網和土豆網等都有過失竊的遭遇。而黑客盜取域名之後通常有兩種企圖,一種是盜取人氣高、知名度大的域名之後,向域名的『主人』索取贖金。另一種就是冒充所有人直接轉賣,前一種對於所有人來說僅僅損失金錢,後一種情況處理起來則更加麻煩。
如何保護域名?
真實填寫個人信息
網絡安全知名人士『愛秦皇島』等人認為,要保護自己域名,首先域名注冊要求個人信息必須真實正確,所有的交易平臺都有一個規定,填寫個人信息不審查,但是一旦發現虛假信息,例如身份證信息作假等,有權停用域名,被盜也不提供保護,甚至域名可能會被注銷。
密碼減少共用、定時修改
賬戶密碼設置需要技巧,不要怕麻煩,一定要復雜。同時不要和其他互聯網工具共用密碼,間隔一段時間必須修改密碼。密碼設置上,只要規定許可,應該盡可能多地采用數字、字母、符號相組合。
如果發生了域名被盜,一般情況下有兩種選擇,報警或者走民事途徑。由於互聯網跨國和隱匿性強的現實原因,采取後者維權的比較多,因為互聯網無論盜竊者在境內還是境外,互聯網始終會有人使用,因此,找到使用人或者持有人不難。如果現持有者在國外,就得聘請其所在國或者地區的律師維權,這樣維權效率會顯著提昇。(文、圖/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