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生小侯為了緩解手頭緊張,借款4萬元,誰知卻在高利貸的層層套路下,掉入『深淵』,半年時間欠下貸款100多萬!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甚至還引發了更嚴重的悲劇。由於學生群體貸款需求旺盛,但自我保護能力和法律意識淡薄,正在成為高利貸的新目標。校園貸成為高利貸的主要市場。
大學生群體絕大部分都遠離父母,沒有了束縛,自己對金錢有了獨立的支配權。同時,正處於青春年少的叛逆期,或多或少都會存在攀比心強,自控力不足的問題。因此,一些違規貸款機構抓住了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保護能力弱、容易控制的特點,將一些在社會中已經失去市場的貸款手段推向校園,並且形成了一定規模,造成了很壞的影響。校園高利貸的問題已到了亟待解決的地步,部分高校已經因此影響到了正常的教育秩序。
在校園裡的家庭貧困的大學生貸款有正規的渠道,一般在大一新生入學時就有相關的綠色通道,可以通過正規的渠道獲取無息的貸款。因此,受到高利貸影響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消費觀上出了問題。所以,高校要加強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力度,把思想道德建設作為必修課,積極宣傳高利貸的危害,引導他們建立正確消費觀。
更重要的是,高校要依托相關職能部門把對『校園貸款』業務的監管當成常抓不懈的重點工作,堅決將不合規的貸款公司清理出校園。即使符合相關規定的,也必須要求其規范審核流程,一旦出現問題,應從快從重追究相應責任。只有改變校園貸款魚龍混雜的局面,纔能讓大學生遠離高利貸煩惱,安心學習,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