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昆明出土漢代玉印章 墓主身份等級高多謎團
2017-03-29 13:52:24 來源:雲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日,一枚漢代玉印章穿越歷史,在昆明市晉寧區上蒜鎮重現天日。玉印章上以篆書陰刻『郭張兒印』,考古人員認為墓主身份等級很高,但下葬不久後就遭遇毀墓,充滿未解之謎。

  金砂山出土器物

  時代可能是春秋時期

  晉寧區上蒜鎮金砂村後山上,距石寨山墓地直線距離2公裡的地方,有個金砂山墓地。

  2014年和2015年,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金砂山墓地進行了考古鑽探和發掘。在山頂清理的墓葬,從出土的器物來看,是以往石寨山和金砂山墓地所未見的時代更早的墓葬,時代可能早到春秋時期。

  2016年7月至8月,再次對金砂山北坡(金砂山墓地二期勘探)進行了鑽探,發現其中一座墓葬有被盜的現象。經國家文物局同意,2016年8月至10月,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晉寧文物管理所對該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該墓編為190號墓。

  出土玉印章

  篆書陰刻『郭張兒印』

  190號墓為典型的豎穴土坑墓,沒有墓道。墓坑長8米、寬6米、深6米。據本次發掘考古隊領隊、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蔣志龍介紹,該墓地無論是墓葬的規模還是墓坑的深度,在滇池盆地的漢代墓葬中是不多見的。

  由於早年被盜,墓內殘存器物很少,主要有銅器、陶器、鎏金器、漆器和玉器等,在墓坑填土中發現了繩紋瓦殘片。雖然出土器物很少,但一枚玉印章引起了考古人員的好奇。

  考古人員說,從發現的玉印章來看,墓主應當不是本地土著,是外來的;從印章的規制和大小(長寬分別為2.0厘米,厚0.6厘米,橋鈕)以及印文(篆書陰刻)『郭張兒印』來看,墓主的身份等級是很高的人,查閱《史記》《漢書》,唯一可與該段歷史有關的當屬漢代將軍郭昌或與郭昌有關的人。從殘存情況推斷,可能在葬後不久就遭到盜掘,而且是毀屍滅跡(未見屍骨,棺槨被搬出並有被燒過的棺材板的痕跡)。

  這個墓極有可能反映了漢中央王朝在置益州郡之前的一段塵封的歷史。

  雲報全媒體記者楊質高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