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堤壩路再發意外 濟南一新婚小伙丟命丟車
2017-03-29 09:11:51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頻繁出事

  堤壩路危險在哪兒

  在現場的河道維護人員透露,小騰出事的路段並非公路,而是堤壩路。

  所謂堤壩路,指的是南水北調乾渠兩側道路,該路設計初衷是為方便工程管理和維修,並非公路。但社會車輛仍可以通行,因這條路為水泥路,比村中的土路好走得多,因而被不少村民青睞。一位村民告訴記者,由於道路過窄,車輛難以並行通過。再加上這裡沒有紅綠燈,也經常會堵車,事故時有發生。

  河道管理人員表示,事故發生以後,主管部門也在積極地營救。他介紹說,『上游閘門從下午2點20分就已經關閉,也是盡一切可能,通過節制和阻水來降低河內水位。』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水位已降至2.8米,比之前降低了10cm,保證水流以每秒46立方米的速度平穩流動。

  『這條河出了多少事了,哪一年都得死幾個。』有村民稱這條河是『吃人的河』。

  張先生就為記者講述了去年發生的幾起事故。有一輛過路的車不知怎麼回事,也撞破了護欄,衝進了河道,不過這個駕駛人員很幸運,他正好碰上了乾渠水位降低,當時營救人員趕到時,駕駛人正站在車頂等待營救。不過另一對桃園村的翁婿可就沒那麼幸運了,老丈人帶著女婿去運送木材,在路過這裡時意外入水,女婿游了出來,但是老丈人卻再也沒能上岸。

  路邊有警示設施

  為啥難擋事故發生

  為啥這個路段事故頻發?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河道管理人員說,『一是,水泥路面在下雨天容易打滑,來往車輛駕駛十分困難。二是,河岸1.5米的防護網無法阻擋超速車輛,其僅僅作為警示工具。三是,河堤十分光滑並且傾斜,就算是有人落水想要爬回岸上,在這種條件下也幾乎無法做到。』

  總結起來,看似平靜無奇的河渠暗藏著種種危險,坡陡、水深、壁滑。

  至於預警工程,河道管理人員稱,由於該道路並非公路,但是考慮到居民出行的需要,管理局仍在事故高發地段做出了多項預警措施:道路上的減速帶、河堤邊的防護網、路邊30公裡/小時的限速牌。巡查人員也會攜帶救生圈和救生繩按時巡查,目的都是為了提醒村民在該路段要小心駕駛,避免發生意外。

  誠如這位工作人員所說,限速30公裡每小時的標牌在桃園生產橋北邊清晰可見,『坡陡水深、嚴禁靠近』的提示語也處處皆是,但是記者發現,並沒有多少過往車輛遵守這些規定。

  曾有村民建議在乾渠兩壁安裝把手。不過,該工作人員表示並不可行。乾渠的水位隨著汛期變化並不固定,很難找到合適的固定位置安裝。

  事故發生之後,記者就南水北調乾渠安全問題致電了多家政府部門。

  幾經波折下,記者聯系上南水北調東線山東乾線公司濟南管理局楊局長,他在電話裡說,『我這今天上午都在開會,中午聽到消息後就往這邊趕。』同時,他也提到濟南管理局十分重視河段的監視巡查工作,但隨後楊局長就以車內聽不清電話為由,匆匆掛斷了電話。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