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深改框架確立 跟習近平學習如何抓改革
2017-03-29 07:29:00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3月24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3次會議,這也是今年的第二次深改組會議。

  全面深化改革經過3年多的努力,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出臺實施、一批關鍵改革領域取得突破、一批重點改革成果正在形成。在2016年最後一次深改組會議上,習近平曾說:『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體框架基本確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布局的改革棋盤中,2017年是關鍵的一年,是改革向縱深推進的一年。『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抓改革的關鍵。』習近平在今年第一次會議上,突出強調了『主要負責同志』的作用。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透過這句話,可以讀到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問題意識。心裡裝著人民利益、腦中不忘問題意識、手中攥著政策落實,習近平在24日的深改組會議上向主要負責同志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要從基層和群眾中尋找改革方向

  治政之要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所謂『察其疾苦』,說的就是基層調研。

  2013年7月21日,武漢市下起大雨,部分路面積水沒過腳面。這一天,習近平來到武漢新港的陽邏集裝箱港區調研考察。總書記沒穿雨靴,將褲腳挽上小腿,給港區一位員工和自己橕著一把傘,在雨中聽了10多分鍾的港區工作情況匯報,白色短袖襯衫很快被雨水淋透了。

  武漢市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城市,2016年1萬多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使其躋身准一線城市行列。同時,地處長江流域這條『黃金水道』,武漢還肩負著我國三大戰略之一『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擔。習近平此次武漢雨中調研,真實地詮釋出一個道理:調查研究一定不能刻舟求劍。調研兩天後,習近平對部分省市主要負責同志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

  習近平對基層調研的高度重視體現著辯證思維方式。他在1989年於福建省任職時這樣論述:『一方面,黨的領導是通過路線、方針、政策來體現的,乾部是具體執行者,乾部只有到群眾中去,纔能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更好地貫徹;另一方面,群眾需要領導,沒有帶動,群眾積極性不能提高、不能持久。』針對第二個方面,習近平進一步闡述了兩個要點,一是真正的領導乾部要有威信,威信來自於全心全意為人民辦事;也要有水平,水平則來自於深入廣大群眾的實踐。

  抓思路、抓調研、抓推進、抓落實,在24日深改組會議上,習近平再次向主要負責同志講調研環節的重要性——『既要搞清楚改革要解決什麼問題,又善於從基層和群眾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拿出來的方案要有底氣、接地氣。』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