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
使用和解鎖缺乏年齡認證
相對於注冊環節的嚴格審核而言,在使用與解鎖過程中,不論是ofo還是摩拜單車,均未向用戶明確告知年齡限制的相關規定。而在解鎖過程中,各家的App也無法審核使用者與賬戶注冊者是否為同一人。如果兒童偷拿家長手機私自解鎖共享單車,家長甚至可能無法察覺到。
除了賬號被兒童盜用以外,更多的情況則出現在家長對兒童監護責任的缺失。在使用過程中,有的家長注冊了多個平臺的共享單車,在為自己解鎖一輛ofo後,又幫著孩子解鎖摩拜單車,大人帶著孩子走街串巷;還有的家長幫忙解鎖後把共享單車當成了玩具,讓孩子獨自騎行。另一些家長將共享單車用作學車工具,在人行道上手把手教孩子騎自行車。
除了人為原因,一些共享單車在技術方面的落後導致兒童可以輕而易舉地解鎖車輛。記者了解到,由於ofo小黃車車鎖密碼固定不變,一些使用者在使用結束後並未落鎖或落鎖後未將密碼撥亂,有低年級的小學生便借著這種漏洞,放學後成群結隊在路上尋找小黃車,挨個嘗試解鎖,並以此為樂,一旦尋找到便開鎖騎車離去。
探討
兒童用車到底該如何避免?
到底該如何防范和避免兒童使用共享單車呢?分析認為,運營商應首先要把『鎖』的問題解決好。
據了解,目前發現孩子騎行共享單車的案例普遍都存在於配備機械鎖的單車上。由於機械鎖不可變更密碼、不可探測落鎖狀態,因此兒童更容易繞開平臺的監管私自解鎖使用。而目前使用的電子鎖,不論采取藍牙匹配還是二維碼掃描解鎖,都可以大大提高兒童私自解鎖的難度和門檻。
而針對目前機械鎖無法變更密碼的情況,ofo正逐步推廣智能鎖解鎖。新款智能鎖將原先的固定密碼改為隨機密碼,且平臺可在落鎖後自動進行扣費,在推廣普及後或可避免車鎖密碼被破解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