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天前,周口太康縣一施工隊在產業集聚區挖下水道時,因未按照規定事先上報文物部門勘探,導致一明朝嘉靖年間古墓遭到嚴重破壞。『古墓葬裡是一對夫婦,被挖出時男女屍體保存完好,墓主叫顧朴,是明朝高官顧佐的孫子。』昨日,顧氏後人顧本領對大河報記者說。
事發現場位於太康縣毛莊鎮官莊村北側。昨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古墓葬已被人用花紋塑料布遮了起來,在塑料棚下面,放著2個水晶棺,裡面有一男一女兩具保存完好的屍體。記者注意到,男女屍體的頭發和胡子都還依稀可見。
據太康縣71歲的老人顧本領說,古墓是3月19日上午11時左右挖出來的,當天晚上9時許,有人給他打電話,說施工隊挖下水道時挖出了一個顧氏古墓。『從出土的4塊墓志銘上看到,這處墓是明朝嘉靖年間的,距今大約500年歷史,墓主人叫顧朴。』顧本領說,他們顧氏後人得到消息已是挖出古墓幾個小時後,所以裡面是否出土有器物,他尚不清楚。『這麼久遠的古墓遭到如此破壞,真是令人痛心啊!』顧氏後人顧新十分惋惜地對記者說。
針對此事,大河報記者采訪了太康縣文廣新局一位工作人員,他說,根據我國《文物保護法》規定,只要是大型基本建設工程,都應該提前上報文物部門進行勘探,但此次挖出古墓的施工單位並未上報。
據介紹,墓主人顧朴,是曾任明朝順天府尹、右都御史的顧佐的孫子,顧佐墓與這次發現的顧朴墓相距僅約1.5公裡。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