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孩子沒做作業被幼兒園老師曬照 媽媽嗆聲後家長們被要求站隊
2017-03-24 10:22:17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焦點:

  微信群公開批評家長覺得『沒面子』

  據了解,當天老師在群裡批評沒有做作業的還有另外兩個孩子,但沒有拍照片,只有張女士的孩子被『曬照』。更讓張女士意外的是,當天該老師還讓家長們『站隊』,稱『同意和自願接受老師一切教育方法的家長,在以下按照順序「接龍」。』記者見到,當時班上絕大多數家長都站出來『聲援』老師。

  對於自己在微信群中和老師起衝突的事件,張女士說自己並不後悔。『很多時候家長會擔心得罪老師,在群裡會忍氣吞聲,但我覺得如果老師的教育方法欠妥當,也應該說出來。』

  記者了解到,目前作為家校聯系的重要溝通方式,微信班群或者級群越來越多地在幼兒園或者中小學中使用。除了日常發送通知和提醒外,不少老師也會在微信群中對學生一些表現欠妥的情況通報給家長。

  對於這種『公開批評』的方式,記者了解到,絕大多數家長表示並不妥當。『之前也試過孩子在學校調皮,不小心撞到其他孩子,當天就被老師在群裡@我的名字,公開批評了。』家長劉先生說,對於老師的批評,大多數家長都覺得雖然面子上不好看,但孩子確實做得不對,只能在群裡承認錯誤。『但其實內心很尷尬,也覺得沒面子。』

  不過有些家長認為,如果在微信群裡被批評,會先看孩子是否真的有錯。『有些時候沒有必要太在意,畢竟老師指出錯誤,是為了孩子好。』家長羅小姐對這種教育方式持理解態度。『有些時候老師並不針對個人,只是想著有這麼一種現象,也想提醒其他的家長留意。』不過羅小姐也稱,如果只是想提醒其他家長留意,最好不要采用發照片或者指名道姓的方式,可以模糊學生的個人信息,再通過私聊當事家長的方式進行解決。

  不僅微信群中公開批評難被家長所接受,家長會上公開批評也一樣會遭到家長抗拒。近日東莞有家長因為女兒忘記帶作業回學校,被班主任在教室門口當著孩子面批評。沒過多久,他給女兒辦了轉學。

  專家:

  教育方法應顧及家長感受

  『當事的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有個任務意識,這種意識對於大班的學生也確實很重要。』禪城區一所公辦幼兒園的黃園長稱,但具體到這一教育辦法確實欠妥。『教育的方法也要顧及到家長的感受,畢竟家長的自尊心和對教育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公開批評有些時候會引起家長的反感。』該園長表示,在群裡讓家長『站隊』的方法也欠妥當。

  『老師應該出於平等的心態和家長進行交流,真的有需要留意的地方,私信家長提醒會更容易讓家長接受。』黃園長說。同樣在一家幼兒園工作了多年的老師也告訴記者,自己此前也試過有孩子在幼兒園不願意吃飯,或者調皮的情況。『為了讓家長相信確實是這樣,我也會用手機拍照片,但我都會私信給家長提醒,家長也非常接受。』

  不過,也有教育人士指出,家長也不宜過於敏感。『如果家長覺得教育方法欠妥,也可以私下和老師交流,直接在群裡起衝突並不是最佳的選擇。』該教育人士指出,如果老師因此積極性受到打擊,有錯不指,有偏不糾,長此以往,錯失的是孩子的最佳糾正期。

  近年來,很多學校、老師不敢批評學生。青島市新近發布的『中小學校管理辦法』引發社會關注,就是因其提出的『對影響教育教學秩序的學生,應當進行批評教育或者適當懲戒』,被認為是首次通過立法,向學校和老師授予『懲戒權』。

  『如果家長都覺得一點批評都不能說,長期恐怕會有更多的「小霸王」出現。』不過,該教育人士也認為,無論是對家長還是對學生,都應該因人而異。同時,老師也不能夠因為家長對批評有意見,而『報喜不報懮』,應該通過合適的方法,客觀向家長反映孩子的真實情況。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