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讓『老賴』正中失信懲戒的『靶心』
2017-03-23 15:23:52 來源:東北新聞網  作者:趙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3月20日,一名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的男子,竟妄圖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來辦理臨時乘車證明購買高鐵車票,結果被南城車站派出所民警當場識破。(3月21日中國江西網)

  網絡上有一句戲言:『誠信是誠信者的通行證,失信是失信者的墓志銘。』新聞中的這位男子,很顯然正中了失信懲戒的『靶心』。

  『人無信不立』,誠實守信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衡量人們道德素養的標准。講誠信、守信譽是建立行業、單位以及人與人之間良性互動關系的道德杠杆,無論對個人和集體來說,都十分重要。但是,在社會經濟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信用缺失卻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很多人為了一己私利投機取巧,造假欺詐,將信義拋之腦後,在獲得蠅頭小利的同時,也讓自己陷入了信任危機,成為人人喊打的『老賴』。

  失信對社會的貽害不言而喻,亟需建立相應的懲罰約束機制。試想,如果人們僅靠『躲貓貓』和耍賴皮,就可以輕易地規避規則、逃避責任,相反活的滋潤、瀟灑,那麼這種負面示范效應,無疑會使精神文明退步,令道德建設雪上加霜。

  近年來,我國對社會誠信建設越來越關注,建立『失信黑名單』就是有力的佐證。如果說以往對人們對信用缺失的懲戒只停留在了道德譴責的層面,那麼現在,隨著國家法律體制建設的不斷完善,社會對失信者的懲戒已經有了制度層面的支持。失信者一旦被列入『黑名單』,將在個人信貸、購房、招投標、乘坐高鐵和飛機出行等方面受到嚴格限制,這種懲戒對老賴們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拳』。今年1月份,鐵路部門也出臺了《鐵路旅客信用記錄管理辦法》,將無票乘車、偽造和冒用他人證件、擾亂鐵路運輸秩序等7種行為納入旅客信用信息記錄,進一步規范旅客文明乘車的行為,積極倡導社會誠信的主流。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涉及政府、企業、個人等多個方面,在這些角色當中,政府應該積極『唱主角』,通過進一步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將抗拒執法的企業單位和個人納入誠信系統,讓他們受到懲罰和制約,意識到一時貪念付出的代價遠遠高於眼前的蠅頭小利,繼而促使他們心存顧忌、有所忌憚,自覺遵守社會規則。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