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
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與代表、委員共商國是中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共識更加凝聚、方向更加明確、措施更加具體。
『人勤春來早,奮蹄趕秋實。』兩會結束後,代表、委員奔赴祖國大江南北,與各地乾部群眾一起,擼起袖子加油乾,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創轉型昇級新局面。

抓住主要矛盾認識不斷深化
『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創新。』
『要抓住主要矛盾,明確主攻方向。』
……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論述,為2017年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2017年,『十三五』規劃實施進入重要一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如何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落實好發展藍圖,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道出了新的一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要性: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必須用深化改革的辦法解決,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效率,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均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關系全局、關系長遠的攻堅戰。我們要在已有工作和成效的基礎上,在目標、任務、方式、政策、路徑、舉措等方面深化落實,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
『去產能等改革任務取得初步成效,但仍然任重道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要去、降、補,更要推進創新驅動,同時要進一步增強企業信心。』安徽省經信委主任牛弩韜說。
在改革創新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成為從中央到地方的廣泛共識。
2016年,廣州平均每天誕生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4700家。幾何級的創新『加速度』,正是推動經濟轉型昇級的動力所在。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牽引下,中國經濟穩的態勢在持續、進的力度在加大、新的動能在生長、好的因素在累計,正處在加快轉型昇級的通道。』廣東省江門市市長鄧偉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