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雖然氣溫回昇了,但福建泉州南安市紫菜養殖戶李強榮的心中還很『冷』。前些日子,一段『晉江生產塑料紫菜』的視頻熱傳,引發網民恐慌。李強榮說,想起被謠言牽連的紫菜生意,心裡就難受。他家的15噸紫菜,一直到現在都沒賣出去,今年直接經濟損失估計至少20萬元。
和他一樣感到『心冷』的,還有以晉江阿一波食品公司為代表的整個晉江紫菜生產加工行業。阿一波就是視頻提到的公司品牌之一,它是晉江65家紫菜加工企業中最大的一家。整個晉江每年約加工銷售紫菜4萬噸,年產值約20億元,佔全國紫菜業產值的六至七成。盡管多家媒體針對『塑料紫菜』謠言迅速闢謠,但謠言爆炸式傳播給行業帶來的損失卻無法彌補。
虧了企業,傷了菜農
阿一波公司董事長李寧波2月17日在朋友圈第一次看到『塑料紫菜』視頻時,還不以為然,『一看就是造謠,紫菜怎麼可能是塑料造的?我覺得沒有人會相信。』
從1985年就開始種紫菜而後辦起紫菜加工廠的李寧波,還是想簡單了。僅僅過了一個周末,『覺得沒有人會相信』的視頻竟已滿天飛了——光他一個人,就收到十幾個版本的『塑料紫菜』視頻。
視頻曝出後,為了趕緊給消費者解疑釋惑,李寧波把公司的熱線電話增為5個接線口,安排了5個接線員,每天都能接到幾十個投訴電話。『打來的電話中,有詢問真假的,也有直接上來就罵的,還有敲詐勒索電話——聲稱不給錢就繼續發布「塑料紫菜」視頻。』李寧波說。
與此同時,全國多地超市的紫菜紛紛下架,包括阿一波在內的晉江65家紫菜公司的產品賣不動了。謠言影響還迅速蔓延至產業鏈上端。去年同期紫菜的收購價格每噸約8萬元,但今年收購價每噸3.5萬元,即便如此,菜農還不一定能找到收購企業。
『視頻風波一起,大部分企業不敢再收購,而還囤著紫菜沒賣出去的菜農,今年一定虧了。』晉江安海三源食品公司的副總陳斌說,『每天都有海邊的菜農打電話來問要不要收購。』據阿一波公司2月26日統計,浙江蒼南和福建寧德兩地已積壓了四五百車約1200噸紫菜。
晉江食品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昌熙說,錯過銷售當季,生產周期被打亂,『塑料紫菜』視頻對整個行業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統計。『食品行業最怕的就是食品安全謠言,紫菜加工企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今年成千上萬工人和農戶的收入肯定大受影響。』
李強榮說,家裡賣不出去的15噸紫菜,只好先這麼囤著。如果等到8月份再賣不出去,紫菜就沒法供人食用,只能做魚飼料了,那樣經濟效益肯定不如當季賣給紫菜加工企業。
低成本造謠,高成本闢謠
謠言不過幾句話,落到一方便成災。
面對謠言引發的輿情,晉江市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前往視頻中涉及的4家企業進行質量檢查,檢測結果顯示全部合格。晉江市紫菜加工行業協會代表全市65家紫菜加工企業發布聲明,晉江企業生產的紫菜產品嚴格執行國家食品安全標准,原材料和生產均經過嚴格品質管控。阿一波公司向晉江市公安局報案,並發出『找到視頻制作者』的5萬元懸賞。晉江65家紫菜企業向保險公司投保『吃到塑料紫菜可獲賠』,在超市賣場設點介紹紫菜……
2月27日,國務院食安辦主任、國家食藥監總局局長畢井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用塑料做紫菜的視頻是謠言,不可信。
記者從晉江市公安局獲悉:已受理阿一波商業聲譽受損一案,目前經偵大隊正在偵查。由於商業聲譽受損案件需要根據明確的損失金額來判定,因此需要一個取證的過程。
面對低成本炮制的謠言,卻要花高成本消除影響,這讓李寧波滿腹苦水:『我們要向公安機關提供超市下架商品損失、銷售環比下降損失和闢謠費用等經審定的數據,這不是幾家公司短時間內能完成的。而且,這還沒算追謠的成本。』
據了解,截至3月13日,對於『塑料紫菜』謠言,新浪微博站方共處理159條,分別作出了禁言、禁被關注、扣除信用積分等處理辦法。其中,新浪微博對『塑料紫菜』視頻的最早發布者『@啟迪時報』作出了禁言處理。記者嘗試點開『@啟迪時報』的微博主頁,發現其所有微博已無法查看。趙鵬林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