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高度,全面分析黨的建設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系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就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作出重大部署。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乾准則》(以下簡稱《准則》),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准確把握《准則》關於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基本要求,需要重點把握好三個方面。
深刻領會《准則》體現的人民立場,牢牢把握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准則》指出,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並強調必須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作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深刻領會《准則》貫穿的人民立場,首先要深刻認識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大意義,始終保持理論清醒和思想自覺。
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必須堅持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從根本上解決好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我們黨艱苦奮斗並取得輝煌成就的歷史,就是一部堅守人民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歷史。我們黨以艱苦卓絕的斗爭戰勝世所罕見的困難,實現了從封建專制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從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些成就的取得,無一不是黨堅定不移堅持人民立場,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結果。始終堅守人民立場,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的生命和力量所在,是黨的最大優勢,也是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奧秘所在。在新的歷史時期進行具有許多新的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更要清醒地認識並深刻地理解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些根本性問題,在任何時候都不忘初心,始終以共產黨人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
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從根本上解決好為了誰的問題。《共產黨宣言》指出,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毛澤東同志早在延安時就指出,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們黨從一開始就把為人民服務寫在自己的旗幟上,要求『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與人民利益適合的東西,我們要堅持下去,與人民利益矛盾的東西,我們要努力改掉』。一切為了人民、一切服務人民,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行為准則和光輝旗幟,黨的乾部始終和群眾打成一片、融為一體,形成了『只見公僕不見官』的生動局面。盡管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盡管黨面臨的任務、形勢和環境條件有很大的不同,但人民立場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眾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支持不支持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必須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從根本上解決好依靠誰的問題。歷史唯物主義重視人民的歷史主體地位,強調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是創造歷史的強大動力。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觀點,在中國革命的偉大斗爭中,逐步形成群眾路線這條黨的根本路線。從黨的二大提出重視群眾工作到1929年提出群眾路線,再到黨的七大全面、完整地進行闡述至今,我們黨正是依靠群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黨的群眾路線也在不斷堅持中得到完善和創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黨的群眾路線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一起來加以認識和探索,這一創新使黨的群眾觀點在新的歷史時期放射出時代光芒。學習貫徹《准則》,必須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優先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現實問題,自覺做到服務群眾與依靠群眾相統一。
深刻把握人心向背規律,充分認識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一個永恆課題』。《准則》把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作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強調『必須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作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這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對人心向背規律的深刻把握。只有始終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始終植根人民、依靠群眾,黨纔能根基牢固、長期執政、完成使命。正因如此,我們黨歷來強調,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
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狀況總體是好的,絕大多數黨員、乾部能夠牢記黨的根本宗旨,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始終把自己看作老百姓中的一員,始終把困難群眾放在心上,吃百姓飯、穿百姓衣,不忘百姓本色,盡力為群眾排懮解難,始終與人民群眾水乳交融、保持魚水之情,得到廣大群眾的充分認可。但也有一些乾部把為百姓服務作為一項要求、看成一項義務,對群眾缺乏深厚的感情。還有一少部分乾部價值觀錯位、權力觀扭曲,一門心思當官做老爺,對群眾的疾苦漠不關心,有的甚至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謀取私利、欺壓百姓。這些問題雖然是個別的、局部的,但其實質都是偏離、背離了黨的性質和宗旨,淡忘甚至丟掉了人民立場,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並切實加以解決。
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進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來,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我們黨要經受長期執政的考驗、改革開放的考驗、市場經濟的考驗、外部環境的考驗,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好全面從嚴治黨這篇大文章,必須從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抓起,必須把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擺在重要位置,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黨員、乾部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多為群眾乾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多乾順民意、得民心的事,用實際行動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
主動適應偉大斗爭需要,切實提高做群眾工作的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從不同角度多次強調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是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的開創性的偉大事業,需要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全面從嚴治黨任重道遠,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需要經歷砥礪淬煉的過程。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要求落到實處,解決好不講政治、脫離群眾的問題還需要多措並舉、標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