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18日晚表示,2017年義務教育入學工作近日將啟動,本市將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凡符合法定年齡的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均須按區教委劃定的學校服務片參加學齡人口信息采集,免試就近入學。另外,『過道學區房』不能作為入學資格條件。(北京晨報2017年3月19日)
『學區房』本來只是房產商促銷的噱頭,但是隨著免試就近入學政策的堅持,使得『學區房』被推向了新的高潮。雖然『學區房』價格明顯高於市價,但依然受到人們的追捧。
『學區房』如此炙熱,絕對不是簡單的交通便利、方便照顧,而是學校的教育資源、師資力量。這既反映出了新時期父母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向往,對孩子濃濃的愛,也折射出我們城市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教育的不公平性。在競爭激烈、現實殘酷的社會背景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孩子,父母常常即使付出巨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為人父母的心情和努力值得動容,更值得思考。
要給『學區房』降溫,解除父母的『頭疼病』,堅持推行免試就近入學,就必須要合理分配教育資源,為孩子們提供平等的優質教育環境。
那麼,筆者思考:一是『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而有大師之謂也』。可否通過留住『大師』來留住學生?二是考慮將政策資金傾斜給普通學校,提昇硬實力、提昇競爭力。三是再次細化『學區房』相關入學政策,避免投機性等行為促成『學區房』熱。
總之,所有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都有平等享受到優質教育的權利,這是我們不懈奮斗的目標,也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體現。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