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李克強記者會上哪個字提及了33次?
2017-03-17 07:37:33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為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王曄攝

  3月15日,在萬眾矚目的總理記者會上,『創』無疑是最為搶眼的字眼。

  當被問到簡政放權下一步如何推進時,李克強總理用『向依靠勞動創業創新者亮起「可以、可以、再可以」的綠燈』這一妙喻作答;當有媒體懮心忡忡地提起就業壓力時,李克強總理回之以『營造有利於創業就業的環境,不是靠政府去提供鐵飯碗,而是讓人民群眾用勞動和智慧去創造或者說打造金飯碗』;在回答去產能如何保就業的問題時,李克強總理給出的答案之一還是『創』,通過『雙創』來創造新的崗位。

  統計數據顯示,長約兩小時的記者會上,總理有總計33次提到了『創』字,在回答的19個問題中,有4個問題用『創』予以回應。

  總理的『兩會』記者會歷來被視為觀察中國內政外交點重要窗口之一。李克強總理屢次提及『創』字的回答,無異於釋放出強烈而明晰的信號。

  路透社評論道,中國政府已經探索出『雙創』的成熟路徑,創新創業正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圖為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國日報武治義攝

  誠如李克強記者會上所言,雙創是一場改革。他所描述的『創』不僅僅指科技創新,同時包括體制機制創新和觀念的革新。這場改革能夠互通上下。『雙創抓住了人這個生產力當中最重要的因素,讓人的聰明纔智和活力充分展現出來,讓大家有改變命運、獲得縱向上昇的平等機會。』李克強記者會上說。

  這場改革還將轉換新舊動能。記者會上,李克強用『新舊嫁接』、『老樹開新花』來形容雙創對新舊動能轉換的推動,並指出雙創創新了生產模式,許多新業態,像共享經濟、分享經濟、『互聯網+』等等,可以說層出不窮。

  這場改革更能涵蓋大小。雙創帶來的不僅是『鋪天蓋地』的小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生長,『頂天立地』的大企業也加入創新創業的行列,引入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平臺,觸發了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變革。。

  『「雙創」覆蓋了一二三產業、大中小企業,是有著很強的生命力的。』李克強強調。

  一組可以佐證的數據是:2016年,全國每天新登記市場主體達4.51萬戶;與此相應,這一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首次躋身世界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前25強。

  有媒體這樣評論屢次被總理提及的『創』:創和闖字音這兩個讀音相近、內涵相承的字,勾勒出給中國社會帶來深刻變革的一種氣質。本屆政府力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並將之提昇為中國經濟『新引擎』。這個『創』接續的,便是發軔於改革開放初期那樣一種『闖』的精神。

  如果說30多年來改革開放的成就離不開『闖』,那麼未來億萬民眾用雙手來『創』將決定這個國家的生機與精神面貌。

  『如果把億萬群眾的創造力、積極性調動起來,可以形成投鞭斷流的氣勢,再加上背水一戰的意志,就可以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而且促進經濟的轉型。』李克強總理在去年記者會上的話還言猶在耳。

  一年後,李克強總理宣布:去年在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出現7年來增速最低的情況下,中國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長。這幾年的實踐可以證明,中國經濟『硬著陸』論可以休矣。我們會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並邁向中高端水平。

  這份信心是對『創』字的最好詮釋。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2017全國兩會

【兩會動新聞】2017年全國兩會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