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采訪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
深圳特區報、讀特新聞客戶端記者:總理您好,想請教您的問題是去年10月您曾到深圳參加『全國雙創周』主會場的活動。據統計,一周之內有50萬人參加了這次活動,場面非常火爆。過去一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現在共享經濟發展也很快,但是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那麼請問總理,您覺得『雙創』的熱情會持久嗎?謝謝。
李克強:『雙創』可以說是應運而生,在全球化、『互聯網+』的時代,我們推動『放管服』改革,也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3年多來,每天平均有4萬個以上市場主體注冊登記,那就相當於每年新增1000多萬個。我和有些外國的領導人,還並不是小國,談到這件事,他很驚訝,這相當於他們國家中小微企業的總量。其實『雙創』不僅是中小微企業的事,也是大企業的事,現在許多大企業也在推動『雙創』,在線上創造很多眾創空間,讓線上的工人當創客,和訂單背後的市場需求結合起來,更適應消費者的需要。『雙創』覆蓋了一二三產業、大中小企業,是有著很強的生命力的。
『雙創』不僅帶動了大量就業,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它也是一場改革,因為它抓住了人這個生產力當中最重要的因素,讓人的聰明纔智和活力充分展現出來,讓大家有改變命運、獲得縱向上昇的平等機會。它也創新了生產模式,許多新業態,像共享經濟、分享經濟、『互聯網+』等等,可以說層出不窮,這些新業態有的是新舊動能轉換過程當中產生的,新舊嫁接,有的是老樹開新花。但總的看它適應了市場的需求,適應了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的要求。
另外,新業態的成長也倒逼了政府職能轉變。確實,這些新業態很多是過去未知的,對此,我覺得有不同爭議是正常的,我們還是要以開放的態度、包容的理念審慎監管,促使它健康發展。
我一直在想,也一直這麼認為,中國有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高技能的人纔,與8億左右的勞動力結合起來,能創造的財富,激發的能量是難以估算的,也會給市場,包括世界市場帶來巨大的機遇。中國人民勤勞智慧,有著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動力,政府就是要創造環境,讓人民群眾創業創新的熱情持久不衰,當然『雙創』和許多新事物一樣,發展過程當中一些方面、一些企業會遇到曲折,但是大方向是正確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