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方位:中國大踏步走近全球舞臺中央,世界更加關注『中國故事』,傾聽『中國聲音』,期待『中國力量』
『面對全球化、自由貿易、氣候變化等問題上停滯的現狀,中國如何應對?是否會再一次發出「達沃斯」之音,以安頓世界忐忑的心?』3月1日,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發表文章表達對中國兩會的期待。
兩個月前,瑞士達沃斯。當『不確定性』成為描繪當今世界的熱詞,習近平主席在世界經濟論壇上准確把脈全球化,深刻回答『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等重大問題,為世界經濟走出困境注入強大信心,明確前進方向。
兩個月後,中國北京,1500多名境外記者登記采訪兩會,數量比去年增加約五成。他們期待透過兩會這扇窗口,傾聽中國主張、探詢中國方案。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亮明我國向世界全方位開放的鮮明態度』……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再一次展現了中國積極推動全球化、拓展國際合作、為世界發展提供中國動力的開放姿態。
英國《衛報》發出感嘆:『兩會不再單純地關乎中國的國內事務,它們事實上成為一個全球大國處理全球事務的場合。』
兩會時間,世界對表。
這是闊步走向世界的大國貢獻,這是努力造福人類的大國擔當。
兩會展示的大國貢獻,標注出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牽引作用——
6.5%左右,中國提出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給仍在低谷徘徊的世界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3月7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世界經濟中期展望報告,將中國增長預期上調0.1個百分點至6.5%。
中國預期給世界帶來更大信心。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評論說:對澳大利亞經濟來說,中國政府的工作報告比澳大利亞聯邦預算還要重要。
從『火車頭』到『壓艙石』,中國不僅以自身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澎湃動力,更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為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提供機遇。
英國倫敦金融城市長安德魯·帕姆利表示:『中國的增長和穩定對世界有利,在某種程度上講,中國的成功就是世界的成功。』
兩會呈現的大國擔當,標注出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引領力量——
古都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內近萬件文物描繪出一幅『絲路畫卷』;博物館外,絲路風情街匯聚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特色商品……
全國政協委員、大唐西市集團董事局主席呂建中說:『「一帶一路」的推進,讓中外在一個更大的合作平臺上溝通、聯通、融通,為我們開闢了更大的市場。』
『一帶一路』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當中國由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變為推動者和主導者,歷史必然將其推向世界舞臺中央。
『今天中國內政外交的任何動向,都會牽動全球,關切中國已成為各國關切自身利益的必需。』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說。
從『一帶一路』倡議到亞投行順利運行,從打造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伙伴關系到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再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中國方案。
為不穩定的世界提供穩定性,為不確定的世界注入確定性。
『中國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這就是摒棄叢林法則、不搞強權獨霸、超越零和博弈,開闢一條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文明發展新道路。這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也是改變世界的偉大創造。』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馬丁·雅克認為。
兩會彰顯的大國民主氣質,標注出中國在當代政治潮流中的獨特魅力和堅定自信——
珞巴族,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僅有約3000人。在中國最重要的民主平臺上,他們同樣有自己的代言人。
全國政協委員格桑卓嘎來自西藏墨脫縣墨脫鎮,由於交通不便,2013年她第一次參加全國兩會用了6天纔到北京。兩會上,交通運輸部負責人到政協參加聯組討論,她提出加快西藏交通設施建設的建議。就在當年11月,墨脫結束不通公路的歷史。
『這幾年,依托這條公路,鄉親們漸漸富了,現在全鎮居民人均年收入達到8000元。』格桑卓嘎說。
人民當家做主是本質,有事好商量是特質,能乾事、乾成事、乾好事是品質。當一些西方民主陷入黨派紛爭、相互掣肘、議而不決的困境時,兩會對中國式民主的獨特優勢作出最生動的詮釋。
『兩會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國家權力源於人民,也能確保中國人民真正參與到國家治理進程中。』巴基斯坦內政部官員費薩爾·汗評價說,中國民主政治制度在最廣泛民眾的參與下不斷實現自我完善,體現了制度與時俱進的優勢。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認為,國際社會通過兩會看中國,也在看自己,看世界;也在看制度,看人類政治文明的明天。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