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經濟轉型昇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持久拉動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我國經濟轉型昇級已經進入關鍵時刻。『要咬緊牙關承受陣痛,只有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纔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深化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代表委員們談及未來發展的關鍵詞。
『改革進入深水區後,現有不合理格局和框架如何打破?很多難點、重點問題逐漸凸顯。』王志剛舉例說,比如教育公平問題,由於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教育撥款體制不一,貧困地區孩子享受的教育資源較少,導致獲得的教育提昇路徑也很少;再比如『三農』問題,農村土地流轉收益如何科學合理分配,讓農民獲得實惠?很多問題其實是深層次的,下一步深化改革必然涉及到對這種利益格局的再劃分。
『本次兩會上,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部署更加具體而深入,這一點令我印象深刻。比如「三去一降一補」方面,在降成本這塊,政府工作報告中我讀到了一個大「禮單」,那就是李克強總理指出,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全年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一定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調研部部長蔡玲告訴記者,這當中,一個降稅一個降費,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我認為,發展現代農業龍頭企業,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牛鼻子,對於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帶動廣大農民增加收入,以及加快困難農戶的脫貧步伐,都具有積極意義。』說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孫寶啟表示,在這一方面,各級政府需要在政策引導方面,繼續做出努力。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
圍繞今年兩會議題,代表委員們表示,無論是精准扶貧還是民法總則草案的審議,無不體現對『四個全面』的協調推進。這些層面的目標將在2017年繼續堅持,圍繞目標的舉措也將在2017年逐步推行。
蔡玲告訴記者,當前,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在精准扶貧中,一些老問題解決了,又會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因此,相關部門還是要沈下去,到貧困地區去實地調研,要防止一些貧困戶因病因災返貧。不僅要精准脫貧對象,還要精准脫貧時間,精准脫貧實效。同時需要認識到,脫貧工作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結束的,要有「釘釘子」的精神,持續開展脫貧攻堅,探索精准脫貧的長效機制,確保真脫貧,群眾過上好日子。』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中央委員、陝西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鞏富文特別關注制定民法總則和編撰民法典對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他認為,民法總則的制定將極大地推進民事立法的體系化進程,在中國民事立法史上樹立起一座裡程碑。『民法總則和未來的民法典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其他領域的法律規范一起,共同構成依法治國的重要依據。』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重慶市武隆區委書記何平代表認為,『步調一致纔能得勝利』。黨員乾部應當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嚴格執行請示報告、組織生活、領導乾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制度,堅決自覺地、主動經常地、全面具體地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中央決策部署看齊。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四個全面」是實現中國夢的主要路徑。僑務工作同樣需要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來考量。』胡翎表示,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和祖(籍)國有割不斷的地緣、情緣、血緣,時刻意識到祖(籍)國發展與他們息息相關,只有祖國強大了,他們的腰杆纔更硬。『希望包括涉僑機構在內的相關政府部門,繼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制定相關優惠政策,用法律保障海外僑胞合法權益,用感情感召、事業吸引、法制保障、環境改善等舉措,吸引更多高層次華僑華人來華投資興業,發揮他們在中外經貿、文化交流間的橋梁紐帶作用。』(記者柴逸扉葉曉楠彭訓文)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