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山聯村主任朱虹。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4日電 今年是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山聯村主任朱虹擔任大學生村官的第10個年頭。在山聯村,朱虹積極發揮自身專業優勢,以鄉村旅游為抓手,將一個曾經負債的貧困村,打造成如今民富村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無中生有』、『小題大做』,一直是朱虹引以為豪的鄉村旅游之道。『我覺得鄉村旅游首先是一種方式,山聯村雖然離城區較遠,但是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所以我們主打休閑,利用過夜經濟留下游客,綠色生態就是我們的競爭力。』朱虹講道。
2008年,山聯村開啟新農村建設之路,為了改變當時村民的居住環境,朱虹決定帶領村民走生態優先發展的道路,首先便將村內的小作坊企業移出去。
村內生態環境得到徹底整治以後,在2009年4月,朱虹牽頭創辦了山聯村首個農家樂--青年文明一號。
之所以勇作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正是源於朱虹深知,農民創業的抗風險能力比較弱也不敢貿然行事。『農民是淳朴的,他們只有看到了收益、看到了效果纔願意跟著你乾,所以我當時帶頭創辦農家樂,就是希望能帶領著村民創業,起一個表率作用。』朱虹講道。
如今,在朱虹帶動下,山聯村已經開辦了大小30家各具特色的農家樂,增加200多名村民就業創業。2015年,山聯村農家樂營業額達到1500多萬元,每家農家樂都利潤頗豐。
而為了增加鄉村旅游的內容深度,吸引回頭客,朱虹看到了菊花的魅力和潛力。『山聯村本來沒有菊花,但我們覺得菊花既可以觀賞,又可以做食品、藥品,一物多用。最主要是菊花是金色的,在秋季盛開,我覺得秋天的時候,萬物凋零之際,一片盛開千畝的菊花,一定會給游客眼前一亮、生機勃勃之感。』朱虹講道。
為此,從2012年開始,山聯村引種貢皇菊,從最初的10畝、30畝、120畝,逐步擴大到2016年時的400畝,朱虹稱她們村要打造千畝菊花村。
依托『菊花經』,山聯村收獲了豐厚的回報。2016年,山聯村僅菊花產業營業額就達1100多萬元,直接帶動村民就業272人,而今,山聯村不僅注冊了自己的品牌--『山聯生態』,還開通了網店和微店,線上銷售已佔到總銷售額的36.4%。
以最簡單的生活方式吸引游客,以休閑為主發展鄉村旅游,朱虹認為,『發展鄉村旅游,如果要吸引更多回頭游客,首先就是要不斷打造讓人耳目一新的內容;第二要提昇服務,讓游客能在村裡體驗到走親戚的感覺;第三要依托不同的業態和綠色產業作支橕,做到可持續發展。』而這正是朱虹前行在鄉村旅游之路上所依托的三駕馬車。
過夜經濟、菊花經濟、早茶經濟、美食經濟,朱虹落地創新,不斷豐富著鄉村旅游的內容,近些年,更是吸引了來自新西蘭、德國、英國、荷蘭等國的游客前往山聯村賞菊花漫爛、食特色菜餚。
如今,朱虹對於山聯村的明天還有著更多的想法,『山聯村的旅游要有四季主打內容,春季踏青、夏季美食、秋季賞菊、冬季養生,我們要通過四季不同的特色來吸引更多的游客,將山聯村的品牌喊得更響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