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首次明確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
四年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是如何持續為中國制造『加油』的?中國政府網為你一一梳理。

2017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3月5日
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
大力改造提昇傳統產業。
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應用,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
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區、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實施工業強基、重大裝備專項工程,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中國制造向中高端邁進。
完善制造強國建設政策體系,以多種方式支持技術改造,促進傳統產業煥發新的蓬勃生機。

2016年3月5日
深入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
促進制造業昇級。
深入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建設若乾國家級制造業創新平臺,實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啟動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等重大工程,組織實施重大技術改造昇級工程。
推動裝備、技術、標准、服務走出去,打造中國制造金字品牌。
繼續放寬投資准入,擴大服務業和一般制造業開放,簡化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程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加大建築節能改造力度,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

2015年3月5日
實施『中國制造2025』
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重點擴大服務業和一般制造業開放,把外商投資限制類條目縮減一半。
制造業是我們的優勢產業。
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采取財政貼息、加速折舊等措施,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
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開發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著力在一些關鍵領域搶佔先機、取得突破。
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是競爭高地。
要實施高端裝備、信息網絡、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重大項目,把一批新興產業培育成主導產業。
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國家已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要整合籌措更多資金,為產業創新加油助力。

2014年3月5日
提昇中國制造在國際分工中地位
引導加工貿易轉型昇級,支持企業打造自主品牌和國際營銷網絡,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提昇中國制造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鼓勵通信、鐵路、電站等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讓中國裝備享譽全球。
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提昇精准管理水平,完善設備加速折舊等政策,增強傳統產業競爭力。
設立新興產業創業創新平臺,在新一代移動通信、集成電路、大數據、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趕超先進,引領未來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