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夫婦二人都是國企高管,有一兒一女。親生兒子彭某是承包工程的,欠了一大筆工程款,為了還錢。他花190萬偽造了父母死亡證明、姐姐放棄繼承權的聲明書,將父母房子過戶到自己名下。彭某把房子抵押了,還欠了別人510萬元。(3月13日未來網)
父母為了孩子可謂是無怨無悔、傾盡畢生心血。那麼作為子女,又有多少人做到了這個『孝』字呢?文中提到的彭某,偽造父母死亡證明,貸款償還欠款,債務是還清了,但欠下父母的『債』,你又拿什麼來償還呢?父母受傷嚴重的心,你又能如何彌補呢?看到這裡實在是令人憤怒、值得深思!
可能每個人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自己的父母。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壓力逐漸增大,想出人投地,就要有付出,就要有風險,當風險降臨的時候,人們的思想就會變得不理智。發生這樣的事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個人的原因,但也有父母的原因,也有社會的原因。事情已然發生,作為旁觀者,更多的是分析事件產生的原因,最大限度的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同時學會理性的看待問題、處理問題。
首先,身為父母要在懂得付出的基礎上學會正確教育。要從小喚起孩子的公平意識,不偏袒與溺愛孩子,營造一個輕松歡快的家庭氛圍。同時,要在培養孩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上下功夫,教會其面臨挫折困難時應有的態度,使其有個健康陽光的心靈。其次,身為子女要在懂得孝順的基礎上學會正確反哺。百善孝為先,但是自時代變化,日月輪回千百年後,中國人開始似乎淡忘了這一點點祖先遺傳的美德與品德。身為子女要深入理解、體會父母在養育自己過程中所耗費的大量精力和血汗,以及他們表現出的最真誠、最偉大、最無私的奉獻精神,從而懷著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敬愛之心,去關心、照顧、侍奉父母。最後,政府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政策引導,積極受理相關案件,按照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父母的付出總是不求回報,切莫讓他們再傷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