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經驗值得借鑒
過去30多年,中國減貧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國聖托馬斯大學政治學教授喬·泰勒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令他印象最為深刻,這向世界證明了西方模式之外的另一種發展道路的可行性,不僅對中國本身意義重大,也對全世界范圍內的脫貧努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謝爾頓表示,非洲國家非常願意學習中國的減貧經驗。『在非洲,人們非常關注中國的減貧事業。我的學生們經常問我,如何將中國的減貧經驗應用到非洲。』
『我認為,中國減貧模式在非洲也是可行的。』阿達瑪·蓋伊表示,中國的減貧成就證明了中國發展模式值得各國學習。
克拉拉·哈菲佐娃認為,中國的發展模式與經驗值得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學習借鑒。當然,中國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環境污染、地區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拉大等現實問題,但中國共產黨敢於直面問題,並采取果斷措施積極應對,體現了一個自信、負責任的執政黨的風范。新時期,中國政府仍在不斷發展和完善國家經濟政策,努力解決各類問題。『我們相信,中國政府設計規劃的重大經濟項目都能夠順利實施,造福百姓。』
『中國在改善民生方面的經驗,特別是制定戰略規劃、推動經濟改革、落實發展目標等方面的經驗,對於全世界的發展中國家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埃季爾·奧斯蒙別托夫說,目前,中亞、南亞、拉美、非洲以及其他地區都急需大量基礎設施。中國在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對於那些正在推動落實新經濟項目的國家,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效仿的樣板和追求的目標。』
(本報北京、裡約熱內盧、阿拉木圖、約翰內斯堡、開羅、曼谷、華盛頓3月12日電 記者黃發紅、龔鳴、陳效衛、周翰博、李志偉、王雲松、張志文、陳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