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打響水安全攻堅戰

滇池流域實行河長制9年,河道水質明顯改善新華社記者藺以光攝

水質抽檢保障居民用水安全新華社記者張端攝
從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新年賀詞中提到『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到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全面推行河長制』,『河長』逐漸成為公眾熟知的稱呼。
推行河長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近期,國家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國家水安全方面動作頻出。正如代表委員所說,中國既要打響藍天保衛戰,也要打響水安全攻堅戰。
省級牽頭,層層抓緊
河長制是近年地方湧現出的河湖管理保護的制度創新。2016年10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來自水利部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有25個省份制定了推進河長制的實施方案。
水利部部長陳雷在『部長通道』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建立河長制,由黨政領導即省市縣鄉四級黨政領導作為河長,特別是省級有『總河長』來牽頭,各部門協調配合,有力推進了水資源保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中央明確,到2018年底要全面建立河長制。水利部建立了檢查、督促、監督、驗收機制,力爭提前全面建立河長制。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廳原廳長孫曉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河長制是符合中國國情、切實可行的體制。『河長制用行政手段,將水利、環保等涉水職能部門整合在一起,是比較好的抓手。』孫曉山說。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副主席陳小平的另一個『身份』就是浙江省飛雲江省級河長。陳小平介紹說,通過對小規模生豬養殖的治理,當地已完成了養殖業的規模化昇級,可以實現污水的消納處理和循環處理。除此之外,農村污水和『低小散』工業污染問題也在得到逐步整治。『目前,飛雲江上游中游水質非常好,中游飛雲湖作為溫州的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一直保持在Ⅰ類水以上,全流域都在Ⅲ類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