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兜裡沒帶一分錢,你敢出門嗎?這個問題三年前提出來,絕大部分人都會堅決說『不』。但是今天,隨著掃碼支付、銀聯閃付、網上支付等方式的興起和銀行卡的全面普及,很多中國人都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敢』。有調查顯示:超過70%的網友認為現金已不是生活必需品。不久前,支付寶更是放出豪言:要推動中國在5年內進入無現金社會,引發各界熱議。無現金社會究竟離我們有多遠呢?
調查
您最近一次用現金是什麼時候?
最近一次,您用現金是什麼時候?為什麼用?北青報記者最近做了一個調查。
葉小姐,27歲,公司職員:我早就習慣出門不帶錢包了,有手機就行。最開始還會帶張信用卡。可現在信用卡都跟支付寶和微信綁定了,也用不上了。平時上下班坐地鐵刷一卡通,吃飯網購都可以用支付寶和微信,給房東交租金一般用手機銀行轉賬。最近一次用現金就是前天在小區門口的水果攤買了20元的水果。其實老板也有微信,但我懶得加他,也怕不安全。
李女士,40歲,全職主婦:我出門一般還是會在錢包裡放些鈔票,但是現在必須用現金的地方真是越來越少了,1000元可以用很久。最近一次用現金就是昨天打車。本來我都是用叫車軟件打車,但當時是高峰期,能叫到的車都離得遠,剛好有輛空出租車過來,我就上了車。下車時,本想用微信支付,因為以前遇到過的士司機給乘客一個二維碼,掃一下就可以付賬。但昨天那位司機說最好付現金。平時去超市買東西也可以用支付寶,但有時候去早市買菜或街邊攤就得花些現金,不過現在能用支付寶和微信收錢的小攤販也多了起來。對我這樣的家庭主婦,手機支付有一個特別的好處就是方便記賬,花現金如果沒有小票或發票,就會忘記具體金額,但手機支付哪怕1分錢也幫我們記得清清楚楚。
陳先生,70歲,退休老人:我只要出門消費都用現金,我們老年人沒有信用卡,也不會用手機買單。我平時也用微信,但沒有綁定銀行卡,老覺得不安全。雖然孩子們都用得挺好,但我還是有些不放心。今年春節我搶了大概200多元錢的紅包,本來還擔心不能提現沒法用,但是孩子教我用紅包裡的錢在微信裡就給手機充值了。這個功能太方便了,我以前都是出門買卡充值,十分麻煩。這幾天我打算專門辦張銀行卡,少放點兒錢,跟手機綁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