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法院的那些事兒
2017-03-12 16:26:48 來源:光明網  作者:郝晉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每年『兩會』都是全國人民共商國是、共謀發展的盛會。12日上午,周強院長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贏得社會各界紛紛點贊。而我所關注的,是法院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做出的貢獻。

  隨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對於我國的經濟發展進行了深度『把脈』。作為司法機關,要服務經濟發展大局,法院在運用司法手段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方面做了哪些事兒呢?

  首先,積極清理僵屍企業。中國法院系統2016年度共受理5665件破產案件,比前一年增加了54%。其中的3600件已獲審結,85%的已審結案件導致了破產清算。該項數據也受到西方媒體的廣泛關注。法院這一舉措就是在加大清理僵屍企業,提高經濟效率,減少過剩工業產能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改變許多僵屍企業在地方政府部門、國資部門的『輸血』下苟延殘喘、制約經濟發展步伐的不良狀態。相信法院系統下一步一定會進一步加大力度,讓僵屍企業徹底退出經濟發展的舞臺,供給側改革的步伐纔能更加穩健。

  其次,構築破產信息平臺。最高人民法院周強院長強調:要充分運用信息網推動企業破產案件審理工作,依法督導各地法院規范破產案件審理,善於通過信息網的數據統計、數據檢索等功能,分析研判企業破產案件情況,及時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提昇破產案件審判水平。2016年8月1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平臺正式開通,標志著我國破產審判工作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能夠全面、真實、專業、規范、及時公開債務人信息,解決地域局限以及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困境企業重整再生。目前,該網公開各類文書、公告18678份,訪問量已經突破976萬人次,這是最高法院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信息化結合的又一重大舉措。

  第三,組建專業審判隊伍。據統計,截至2017年2月24日全國共有73家法院新設立了清算與破產審判庭,其中包括4家高級法院,47家中級法院、22家基層法院,建立一支專業化的破產審判隊伍。可以說,法院系統有效解決了之前破產審判一線隊伍吃緊、破產審判人纔流失嚴重的問題。同時也從立案、審判、執行等各個環節加大制度保障,落實到人,讓改革的內容切實『落地』。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巨大挑戰。據報道,以中小制造企業聞名的華東地區尚有很高比例的破產清算企業、傳統老工業基地的東北地區也有巨大的供給側改革調整空間。2016年東北特鋼集團的破產案件發生一連串債券違約後,於10月正式進入重組過程,當時引起極大轟動。相信在2017年,法院系統在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一定會多措並舉,更有作為!

責任編輯:遲灝

【專題】2017全國兩會

【兩會動新聞】2017年全國兩會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