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不負囑托 擔當重任——代表委員履職盡責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全國兩會重要講話精神
2017-03-10 14:51:08 來源:新華社  作者:羅宇凡 朱基釵 梁建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不負囑托擔當重任——代表委員履職盡責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全國兩會重要講話精神

  新華社記者羅宇凡、朱基釵、梁建強

  2017年3月,來自各地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齊聚首都北京。

  這是一次次總結過往、擘畫未來的相聚。2013年以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五次參加春天裡的盛會,共商國是、履職盡責。

  這是一次次凝聚共識、團結奮進的出發。2013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二十多次參加人大代表團審議和政協聯組討論,同代表委員共謀改革發展大計。

  牢記囑托,不負時代。過去四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講話要求,和乾部群眾一起在神州大地譜寫出一曲曲壯麗的篇章。

   吹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角

  『第一次來北京參加全國兩會,足足用了兩天,從村裡到省會貴陽,山路不好走,不到300公裡用了一整天,第二天纔從貴陽來到北京。』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黑水鄉新群村的張國英代表說,去年開始高速路通了,來京參會出行不再困難。

  作為來自農村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張國英見證了農村脫貧致富的變化。『這幾年,我們村子變化可大啦!房子重新整修了,去年路也修通了,老百姓真是打心眼裡高興!』張國英說。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紮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把扶貧開發工作抓緊抓緊再抓緊、做實做實再做實,真正使貧困地區群眾不斷得到真實惠。

  深深牽掛,念茲在茲。

  這些年的全國兩會,脫貧攻堅都是習近平最關注的事,困難群眾是習近平最牽掛的人。

  這是真情的流露:『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心裡更惦念貧困地區的人民群眾』;

  這是殷切的期盼:『千方百計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決不能讓老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

  這是諄諄的指導:『堅持精准扶貧,不能「手榴彈炸跳蚤」』,『扶貧先扶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6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與青海省貴德縣河陰鎮大史家村黨委書記畢生忠代表有一段長達20分鍾的對話,關切地詢問農村發展情況。

  『我們村關閉了原有的磚廠,成立新型建材廠,帶動了村民致富。這一年來,村裡又有了新變化,生活垃圾和廢水都實現了集中現代化處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畢生忠介紹,在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激勵下,大家解放思想,想辦法、找路子,開闢出越來越多致富的新途徑。

  地處鄂湘贛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致富路。

  『我們現在已經形成了全市扶貧工作全面對接楠竹、茶葉、油茶「三大百億」產業,根據地方資源特色實際精選一批「短平快」產業發展項目和貧困戶結合自身實際自主選擇適宜發展項目的「3+X」精准扶貧模式。』湖北省咸寧市委書記丁小強代表介紹。

  『我們根據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要求,在積極做好生態資源保護前提下,努力做好大生態產業。結合本地資源、生態優勢和環境承載能力,切實以「大生態」產業帶動現代農業、循環工業、健康養生、文化旅游等產業。』遼寧撫順市委書記高宏彬代表說。

  2013年至2016年4年間,每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都超過1000萬人,累計脫貧5564萬人。在中國大地上,一個個翻天覆地的偉大變化正在不斷發生。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開啟了新的生活。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2017全國兩會

【兩會動新聞】2017年全國兩會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