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有效的品質——能乾事、乾成事、乾好事,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相得益彰,最廣泛地凝聚起億萬人民同心築夢的磅礡力量
3月8日下午,人民大會堂。
翻開民法總則草案,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律師秦希燕眼前一亮——『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去年11月,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了這一修改意見。我的意見有了真實的回應。』
草案能否在幾天後的大會表決中通過,將決定於包括秦希燕在內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手中的表決器。而它的『孕育』和『誕生』過程——充分發揚民主、廣集民意民智,再經民主程序上昇為國家意志——正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體現。
同一時間,全國政協禮堂。
一條條會議桌組成『回』字形,沒有主席臺,沒有發言席。來自民革、民進等民主黨派的政協委員與中央農辦、農業部等部門負責人圍桌而坐,就『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廣闢農民增收致富門路』交換意見、充分溝通。
『會場體現平等,協商凝聚共識。』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說,這就是『有事好商量』。
兩個平臺、兩幅圖景,共同構成『中國式民主』恢弘畫卷的生動縮影。
在世界視野下,選舉民主歷史悠久、廣泛實行;協商民主是從中國的泥土中生長出的民主。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相互交織、相得益彰,能乾事、乾成事、乾好事,鑄成『中國式民主』最閃光的品質。
上海,萬裡長江奔流入海。
負面清單、非禁即入、制度創新……作為我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自貿區發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聲。上海自貿區的構想就曾在協商民主的平臺上孕育過。
『這個構想民建上海市委調研提出過,2012年以發言方式交至全國政協,2013年正式提出提案。』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回憶。
凡屬重大改革必須於法有據。2013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審議國務院提出的議案,作出重要修改後表決通過,授權國務院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暫時調整部分法律規定的有關行政審批。當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
『黨和政府的工作做到哪裡,民主的工作就延伸到哪裡。』全國政協委員馬德秀說,只要是中央關注的重大事情,都能看到民主大有作為。
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
『協商式監督』,新寫入今年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的這五個字,讓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左定超印象深刻。
『去年,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邀請民主黨派與8個省份對接,監督脫貧攻堅,這是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的新嘗試。』左定超說,他多次帶隊到貴州省思南縣進行監督性調研協商活動,協助當地改進脫貧工作。當年思南縣減少貧困人口2.67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1.35%,脫貧攻堅首戰告捷。
『中國的協商民主建立了一種事先協商,然後對各種意見進行綜合考慮,最後作出決策的「程序民主」。』美國《僑報》評價,政協並不只是『拍手』,還要在政府決策之前『說話』。
2014年11月13日,一場關乎中國建築工人切身利益的雙周協商座談會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
與會的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帶著一線工人的呼聲和長期研究的建議,與有關部門負責人圍繞工傷保險的資金來源、體制機制障礙等問題進行詳盡討論,形成供國務院決策的參考建議。建築工人工傷維權,這個10餘年遲遲沒有進展的難題,在協商平臺上得以推動解決。
緊扣黨和國家重大關鍵性課題,研究涉及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自2013年10月恢復至今,雙周協商座談會成為推進協商民主的重要嘗試,更被視為一個小支點,撬動政協協商的大格局。
制度的生命在於創新。
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和方式方法,健全人大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制度,創新人大監督方式,夯實基層人大建設基礎,健全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機制和平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讓『中國式民主』的實踐永不停息。
北京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孫照紅說,如果把當今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比喻為一輛列車,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則是列車下的兩條鋼軌,二者並行不悖,相互配合,確保民主政治建設順利達到目標。
『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其中深意——從中國土壤之中生長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將民主與集中、民主與法治、公平與效率等有機結合,從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證國家政治生活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保證決策和執行科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