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民以食為天,她以農為榮。高利,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投身於農作物病理學研究,針對小麥矮腥黑穗病等病害,潛心開展病菌快速診斷及侵染機制研究,為農業生產、海關檢疫和病害防控提供便利。同樣『務農』,高利可是名副其實的高知分子。2007年7月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2004年7月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獲農學碩士學位;2001年7月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獲農學學士學位。2007年7月至今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2010年9月—2013年4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做訪問學者。2015年7-9月受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青年科學家』項目資助,在位於墨西哥的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任訪問學者。
農村是根 不跳『農門』

高利資料圖
高利在西安市長安縣(今天的長安區)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光,她對家鄉農田遭遇的嚴重病害記憶猶新。當年在填寫高考志願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選了個沒有『跳出農門』的專業——植物保護專業。『農村是我的「根」,我要為生我養我的這片土地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回憶起當年的決定,她說這些話的時候,帶著微笑,語氣卻無比的堅定。
高利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後,成為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員。工作後她進行的第一項研究,就是針對形態極其相似的小麥三種鏽菌(條鏽菌、葉鏽菌、稈鏽菌),開展准確、便捷的快速診斷技術研究,這一解決農業生產實際面臨問題的研究受到同行專家的認可,當年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這對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她無疑是很大的鼓勵。
在田間診斷小麥三種鏽病時,雖然老百姓有農諺『條鏽成行葉鏽亂,稈鏽是個大紅斑』這樣的描述,但是在病害潛育期及幼苗葉片上夏孢子堆密集時,是很難進行正確區分的。尤其是小麥條鏽病和小麥葉鏽病的初始癥狀極其相似,若判斷錯誤,將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高效防治。小麥鏽病具有發生區域廣、暴發性強、流行頻率高、危害損失重等特點,嚴重威脅著我國小麥的生產安全。高利針對老百姓以及基層植保植檢部門面臨的這一實際問題開展了研究。她潛心嘗試,篩選出了一個單克隆抗體,該抗體同三種小麥鏽菌結合後,可通過顏色差異實現快速准確區分。』高利說,『這就好比一道三選一題目,條鏽菌和葉鏽菌會分別呈現綠色和黃綠色的橢圓形,顏色介於二者之間形狀又偏杆狀細長的,則是稈鏽菌。』
精准扶貧 知識是『金』

高利(左三)在位於墨西哥的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試驗基地同各國訪問學者一起進行田間調查研究
2月28日,高利榮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稱號,頒獎典禮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舉行。上午還在頒獎臺上領獎,傍晚就趕到機場准備奔赴新疆。2017年2月28日至3月1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辦了全國檢疫性有害生物監測與防控技術培訓班,剛剛捧得獎杯的高利已經坐在了培訓班的講臺上,就小麥重大病害監測與防控技術進行培訓。
所有可能危害糧食作物、導致大幅減產的病害,都牽動著千千萬萬糧農的心。高利長期致力於小麥矮腥黑穗病等病害的快速檢測及侵染機制等方面的研究,使人們有可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病害,進而及時采取防治措施,將損失降至最低。
小麥矮腥黑穗病是一種重要的國際檢疫性病害,是麥類黑穗病中危害最大、極難防治的檢疫性病害之一。該病害於2007年被列入新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的271號檢疫性有害生物。感染這種病害的小麥,嚴重時可損失75%?90%,甚至絕產。小麥矮腥黑穗病除導致產量方面的損失外,還嚴重的影響面粉的品質,未經有效處理的病麥加工的面粉不但帶有腥臭味還可導致人畜嘔吐中毒。該病原菌可種傳及土傳,而且病菌抗逆性強,可在土壤中『潛伏』存活長達10年;如果直接依據冬孢子形態進行區分,極易和另外兩種導致小麥黑粉病(小麥光腥黑粉菌和小麥網腥黑粉菌)的病原菌混淆。目前較為穩妥的方法是進行冬孢子萌發區分三種病原菌,然而需要時間最少也得2-3周,耗時費力,在需要准確快速鑒定的海關口岸並不適用。 『如果50克小麥當中的矮腥黑粉菌孢子超過3萬個,海關就可將來自疫區的小麥拒於國門之外。現在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及「一帶一路」的深入,這種病原菌進入我國的可能性日益增大,面臨這種嚴峻形勢和迫切需求,我開展了這種病原菌的快速檢測技術研究。』高利研發了可快速鑒定小麥矮腥黑粉菌的特異性分子標記,並創新性實現了該病原菌的免疫熒光檢測方法,均可成功區分小麥矮腥黑粉菌與其極其近似的小麥光腥和小麥網腥黑粉菌,該技術已在多個檢測中心、檢疫部門及口岸推廣,受到了使用者的普遍好評。
用實力打破性別偏見

高利資料圖
高利於2011年9月到2013年4月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做訪問學者,師從著名教授弗吉尼亞?沃爾伯特從事玉米瘤黑粉病的相關研究。『由於其病原菌和和小麥黑粉菌是近似物種,並且該病菌已作為一個模式對象研究非常深入,因此我步入了玉米瘤黑粉病的研究領域。』
在斯坦福大學的日子裡,高利大部分時間是在顯微鏡下度過的。在那裡,高利發現了玉米瘤黑粉菌侵染玉米花藥後可導致玉米花藥細胞發育延遲並導致玉米花藥五種細胞過度分裂,該侵染方式完全不同於該病菌在玉米其他部位的侵染機制,這個發現被後續權威期刊中的學者引用時評價其為侵染機制研究中一個全新的觀點。
對高利來說,這段訪問學者經歷是彌足珍貴的,不僅拓寬了她的國際視野,學習了新技術,發現了新的侵染機制,導師弗吉尼亞?沃爾伯特對科學的勤奮、執著,更帶給了她榜樣的無窮力量。
高利說:『我非常感恩一路走來遇到的很多敬仰的前輩,是他們的諄諄教誨,對科學的認真執著、以身作則的優良作風,耳濡目染地影響和引導著我,我會在這條路上繼續前行……』
變化正在發生。
2017年3月4日下午,習近平參加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界委員聯組會時明確指出,要為廣大知識分子工作學習創造更好條件,加快形成有利於知識分子乾事創業的體制機制,遵循知識分子工作特點和規律,讓知識分子把更多精力集中於本職工作,把自己的纔華和能量充分釋放出來。
『中國目前約有2400多萬女科技工作者,作為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正在科技領域湧現』,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宋秀岩稱,並認為女性從業者在科研領域的情況有所好轉。 『高層正在落實一些政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及「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對女性均延至40周歲,前者對男性要求35周歲,後者38周歲,這是考慮到女性生育問題。』高利稱,自己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做訪問學者時的導師也是女性,隨著越來越多女性進入科研領域,更多照顧女性利益的政策還會一步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