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聆聽花開的聲音——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剪影
2017-03-08 21:33:32 來源:新華社  作者:白瀛 王思北 黃小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聆聽花開的聲音——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剪影

  她們是母親、妻子、姐妹、女兒——她們用雙手呵護溫馨家庭;

  她們是軍人、教師、工人、企業家——她們用臂膀扛起社會責任。

  她們是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是2016年度300名全國三八紅旗手中的優秀代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些傑出女性的動人故事,聆聽花開的聲音。

  心系百姓:『老百姓的信任更可貴』

  1989年,21歲的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城關鎮孟莊村人呂妙霞來到北京打工,憑著一杆『實心秤』,她和丈夫從一輛平板車白手起家,開起了自己的水果連鎖店。

  誰知,2009年,她卻義無反顧地從北京返鄉創業,承包150畝地,引進草莓品種,高薪請來專家,蓋起67個大棚,成立合作社,帶領上千農村留守婦女通過大棚草莓種植共同致富。

  如今,呂妙霞帶動的種植戶戶均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合作社和周邊草莓基地已累計解決了5000多人就業,其中婦女佔90%以上,殘疾人佔8%,引領176戶貧困戶走上致富路。大家親切地稱她為『草莓西施』。

  『個人富了不算啥,讓鄉親們都富起來纔是真本事。』呂妙霞說,現在雖然感覺辛苦點兒,但感覺很快樂,活得更有意義。

  勤勞與堅韌,使她們贏得了鮮花與掌聲。然而在她們心中,『老百姓的信任更可貴』。

  為群眾謀幸福,是許多三八紅旗手標兵的座右銘。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團山街道長山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吳亞琴二十年如一日,為社區群眾謀幸福,打造了『零犯罪、零家暴、零吸毒、零輟學、零失業家庭、零矛盾昇級、零非正常上訪』社區。

  作為一名紅十字志願者,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醫療服務部主任鄒德鳳用自己的行動見證著大愛的無私。就醫幫扶、專家義診、救護培訓、心理諮詢、臨終關懷……她倡導成立的江西省紅十字志願服務中心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服務組已累計為90多萬人次提供志願服務。

  曾經,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是遠近聞名的『窮村』『亂村』,村乾部來了就換、換了又走,直到高淑貞擔任黨總支書記,這個村悄悄發生了變化。走村串戶、挨家懇談,在這個熱情、真誠的女乾部帶領下,三澗溪村成了『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平安家庭創建先進示范村』。捧著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山東優秀女村官等獎狀、獎杯,高淑貞卻說:『鄉親們的笑臉,比這些榮譽更重要。』

  堅守崗位:『萬一將來釀成事故就遲了』

  『女孩子要是較起勁兒來,真有股說不出來的勁兒!』在成天和鋼筋水泥打交道的中鐵十七局,28歲的關改玉是男同事公認的『花木蘭』。

  大學畢業後,關改玉來到了中鐵十七局,工作一個多月後,她主動要求從辦公室調往正在組建中的焊軌隊。經過嚴格培訓,她成為中鐵十七局首批探傷技工之一,練就了超聲波探傷的過硬本領。

  探傷是個精細活兒,一旦發現質量隱患就要返工,返工就會影響收入。

  『如果不返工,輕一點,鐵路部門驗收時發現了,到時再返工成本更高;重一點,萬一將來釀成事故就遲了。』為了一點小瑕疵,關改玉常常和工班長爭得『臉紅脖子粗』,每一次,都以她說服對方而告終。

  7年多來,關改玉先後參加了海南東環、京滬高鐵、漢宜鐵路、寧杭客專等8項國家重點工程的建設,在線路上累計步行1700公裡以上,檢測焊頭8000多個,准確率95%以上。

  巾幗不讓須眉,綻放的是柔中帶剛之美,堅守的是保家衛國之責。

  2004年特招入警後,海南省公安邊防總隊醫院政治處主任陳少峰主動請纓到治安民警崗位上,執勤巡邏,偵察破案。她和男同事並肩戰斗,與歹徒斗智斗勇,始終戰斗在巡防管控第一線,先後參與辦案150多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近百名。

  同樣是軍人,遼寧艦首批女艦員之一吳冬燕懷揣一個航母夢。這位擁有幼師資格證、英語專業8級的大學生士兵來到遼寧艦後,苦練手旗、燈光和旗號燈專業技能,3年收發報文數萬組無差錯。她還發揮英語專長,翻譯整理了30餘萬字海軍艦艇英語勤務用語、外文軍事資料等重要材料,提出裝備改進意見建議49條。

  玫瑰鏗鏘。她們用理想與奮斗詮釋著『半邊天』橕起的『中國夢』。

  潛心鑽研:『我的青春就在那裡躺著呢』

  今年44歲的交通運輸部導航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淑芳,將自己22年的青春全部奉獻給了『中國北斗』。

  『當年系裡108個學生,我是唯一一名參軍的。』1995年,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後,外表柔弱文靜、閑暇時愛好吟詩作詞的王淑芳棄筆從戎,成為我國北斗導航系統建設招收的第一批大學生。2007年,她又放棄在軍隊的所有成就,轉業到交通行業,成為北斗產業化推廣和交通信息化領頭人。

  前12年,她在和機器、技術打交道,想的是修身治學、科技報國;後10年,她想的是讓出行者更平安,用科技為老百姓排懮解難。

  當王淑芳在庫房裡看到當年她參與設計的北斗用戶機時,熱淚見證了她內心的沸騰:『我的青春就在那裡躺著呢。』

  她們,散發著智慧的光芒,引領著社會前進的腳步。

  在國家科技重大項目的責任專家及『863』項目首席專家王莉的履歷中,每一項科研進展,都關系著國計民生:2001年,創建當時我國規模最大、綜合水平最強、全面國際接軌的藥物臨床前評價研究平臺;2011年,推動實驗動物產業的標准化、規模化進程;2013年,進軍新藥藥效評價技術服務產業,填補國內空白……

  『當你每做一件事情,都花時間認真地對待、認真地做,有一天你會發現,認真對待平凡的每一天,不知不覺中平凡的你,會做出不平凡的事!』王莉說。

  她們的美麗,無須張揚,卻令人敬仰。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第一位女性院長孫祁祥摘取了國際保險界的最高獎項——2014年度約翰·畢克利獎,成為該獎項自1972年設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學者和女性獲獎人。她說:『我不是一個有很高目標的人,所以,不會和別人攀比,不會心浮氣躁和焦慮。我只是在盡力做好自己。』

責任編輯:遲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