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穩具有壓倒一切的重要性』
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目標的設定是海外媒體關注兩會的另一個焦點。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5%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路透社撰文稱,中國把新的經濟增長目標調到2016年提出的6.5%—7%的經濟增速的區間下限,其目的是『為今年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添柴加薪』。文章引述專家觀點稱,更符合實際的目標設定有助於提昇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並為進一步推進結構性改革贏得更多時間和空間。
《華爾街日報》對這一經濟增速目標的解讀,則側重在穩增長、防范金融風險的作用上。該報文章稱,平穩具有壓倒一切的重要性,政府工作報告為中國經濟發展描繪了一條謹慎的路線,溫和下調了經濟增長目標,以便讓中國政府控制金融風險。德國《時代周報》網站文章認為,6.5%為中國這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過去26年中最小的增幅。但不可否認,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文章強調,中國下調經濟增長預期是有其考慮的,更強調可持續的綠色經濟。中國政府將經濟努力維持在穩定增長的態勢,采取了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內需、進行供給側改革等一系列措施。
『中國領導人已經努力在淡化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的重要性,將關注重心轉到改善收入、消費開支和其他因素上。』美聯社在《中國將2017年增速設為『6.5%或以上』》一文中表示。新加坡《聯合早報》稱,中國政府已意識到中國經濟要解決的是深層次結構性改革議題,以確保可持續增長。波蘭國家電視臺7日報道稱,中國將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減少政府部門的開支,同時增加民生項目的投資。這將確保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為實現到2020年GDP和城鄉居民收入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國即便以6.5%的經濟增速,也可以完成最終目標,中國展現出了這樣的自信心』。韓國紐西斯通訊社報道稱,中國政府將增長目標定在相對低的水平,是為了減輕風險、確保穩定。《印度快報》報道稱,政府工作報告將2017年GDP增長目標設為6.5%左右,表明中國將把控制風險放在優先位置。中國正試圖把經濟結構轉向一個更加穩定的以消費為驅動的增長模式。《巴西日報》文章指出,長期以來中國經濟都保持著穩定增長,眼下又在尋求創新和改革,這為增長創造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