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全國兩會地方談】政府工作報告緣何五提『一帶一路』?
2017-03-07 13:27:08 來源:南方網  作者:楊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隨著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聚光燈下的中國正式進入『兩會時間』。世界好,中國纔能好;中國好,世界纔更好。『一帶一路』今年還將有哪些成果、如何通過互利合作提高各國人民生活水平,這也是世界媒體矚目中國兩會的一個關鍵要素所在。也沒有辜負世界媒體期待,在李克強總理所作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就5次提到『一帶一路』,回顧過去取得的豐碩成果,同時,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在納紮爾巴耶夫大學重要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同年10月,習近平主席訪問印尼,在印尼國會發表的重要演講中,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一帶一路』自提出以來就牽連起了亞太、歐洲、非洲等多個經濟圈,開創了互利共贏、非零和博弈的新模式,也成為了2017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熱點詞。

  『獨行快,眾行遠』。過去一年裡,習近平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核安全峰會、聯大系列高級別會議、亞歐首腦會議、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等重大活動,『一帶一路』都是高頻詞。以此為縮影,三年多來習近平主席先後多次與有關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進行會晤,深入闡釋『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和積極意義,並就共建『一帶一路』達成廣泛共識。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對『一帶一路』戰略構想而言,其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必須成為沿線國家的『合唱』。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就曾強調指出:『一帶一路』是互利共贏之路。『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三年多來,其『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核心價值理念越來越被沿線國家和人民所共識,『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則也越來越被沿線國家各方面所認同。

  『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三年多來,『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得到了世界上100多個國家的響應,中國先後和沿線國家簽訂了將近50份的政府之間的合作協議和70多份包括一些國際組織在內的部門之間的合作協議。近三年來,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對外投資更是已經超過了500億美元。經過共商,借助『一帶一路』推動共建了一批標志性的合作工程,如印尼雅萬高鐵,匈塞鐵路,中國和老撾之間的中老鐵路等等。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不久前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狄伯傑曾表示: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7%,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3.2%,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這一數據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東亞研究院教授李遠也明確表示,目前世界經濟復蘇曲折,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領頭雁,中國的發展會為世界經濟復蘇創造更多機遇。

  駝鈴悠悠傳千古,絲路合作譜新篇。『一帶一路』戰略提出,充分展示了中國在全球化時代的文明自信與文明自覺。在今年冬季達沃斯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宣布,今年5月將在北京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包括開幕式、圓桌峰會和高級別會議。期待通過『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增進相關國家之間共識,於互聯互通中密切彼此之間合作,在『共商、共建、共享』同時,推動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2017全國兩會

【兩會動新聞】2017年全國兩會微平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