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出沙啞的『招牌嗓』
包括一些經常過關的老旅客在內,很多人都知道石淑亞嘴裡經常要含著藥片。她嗓子不好,經常感到乾澀。只有和石淑亞相處多年的老同事纔知道,石淑亞年輕時根本沒有這個毛病,還是單位裡的小歌手。
澳門回歸以來,拱北口岸客流增長迅猛,但口岸硬件設施沒有相應跟上,邊檢站想了很多應對措施,其中就包括開設臨時查驗廳。由於臨時查驗廳是改造的,沒有正式入口,很不好找。所以,每天的客流高峰期,處突隊員就要從主廳把旅客一波又一波地『喊』過去。人多嘈雜,為了讓旅客聽指揮,排好隊,石淑亞每次都是喊得喉嚨沙啞、嗓子冒煙。久而久之,就落下喉疾。
處突隊隊長馬德平笑稱,只要石淑亞一開口,旅客就會跟著她走,因為她沙啞的嗓音在嘈雜的人群中顯得與眾不同,傳播力特別強,只要她一喊,旅客都能被『吸引過去』。
石淑亞沙啞的聲音對不法人員還具有『殺傷力』。有時候,水客在大廳外紮堆,只要石淑亞扯開嗓子一喊,他們立刻會相告『快走,快走』,因為他們知道這個嗓音的主人是誰。
石淑亞有一個『老朋友』,是位退休多年的澳門老人,她與這位老人相識在7年前的冬天。那天,老人過關時突然覺得胸悶,服藥後便在檢查大廳外的長椅上睡著了。醒來時,他發現石淑亞正幫他撿起散落在地上的隨身物品,身旁還放著一杯熱水。
後來,這位老人每次過關見到石淑亞,都會像老朋友一樣熱情地同她打招呼。有時幾天不見石淑亞,他會關切地問她的同事:『那個個子高高、聲音有些啞的女警官呢?』
只有兩個除夕是陪家人過的
拱北口岸位置特殊,處突工作任務艱巨,石淑亞是處突隊僅有的幾個女警之一,經常被給予『特殊關照』——執行路途遠、風險大的女性嫌疑人長途遣返任務,領導第一個想到的總是縝密而細膩的她。多年來,石淑亞沒有辜負領導的信任,實現了100%安全押解。
在工作中,處突隊員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手續不符卻死纏爛打要過關的各種難對付的旅客,一些參加工作不久的民警往往會頭痛,這時候,只要石淑亞在上班,他們就會請來亞姐,幫忙解決那些『疑難雜癥』。
與在工作中屢創佳績不同,石淑亞自認為不是一個好母親、好女兒。她時常缺席家庭的聚會,工作27年來,幾乎每個節假日都在崗位上度過,兒子高考時無法到場相陪,母親癱瘓十多年,她也無法時常照顧,甚至趕不及見母親最後一面。從18歲成為口岸新兵,到如今成長為處突尖兵,27個除夕,她只有兩次是陪家人度過的,其餘全是在口岸數十萬計穿梭的人流中度過。
『阿SIR,除夕還要值班,辛苦了!』石淑亞說,每當聽到這樣的問候,她都感到無比溫暖。(陳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