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脫貧攻堅看湖南】張家界市:『互聯網+』讓脫貧按下『快進鍵』
2017-03-02 14:37: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網長沙3月2日電『出行前,我在網上預約了這裡的門票,不用現場排隊很方便。』令深圳游客范先生沒想到的是,正式運營不久的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景區周邊,還有許多原生態的民宿可以通過手機下單入住。

  大峽谷玻璃橋位於慈利縣三官寺土家族鄉,這是一個典型的偏遠落後鄉,人均耕地僅0.6畝,之前幾乎沒有產業。因『一座橋』的帶動,『互聯網+』的深度融入,這裡的鄉村旅游、周邊產業迅速發展起來,成為張家界市利用『互聯網+』脫貧攻堅最生動的寫照。

  將旅游融入『互聯網+』,張家界在『智慧旅游』建設上不遺餘力。去大峽谷景區的路上,一片在建的汽車酒店十分吸引眼球。慈利縣委副書記舒洪波介紹,酒店沒有大堂和服務人員,通過手機APP掃碼方式,可直接實現訂房、門禁、車庫自助功能,獲得驗證密碼後就能直接入住客房。

  同樣只需一臺手機,登陸官網進行實名制預約購票,到達後刷本人身份證即可上大峽谷玻璃橋游覽。景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智能化監控系統,可實時掌握通道及橋面的游客量,從而合理調整新增游客放行時段。

  三官寺土家族鄉羅潭村的貧困戶胡明初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和妻子能在『家門口就業』。記者了解到,他們工作的『禾田居山谷』生態農莊就在大峽谷景區附近,不僅有洞穴餐廳、集裝箱客棧、帳篷營地等吃住項目,更別出心裁地加入了打?粑、推石磨等民俗體驗項目,而且這些項目全部通過網上預訂。

  『我們倆在農莊裡負責民俗表演,一個月下來能掙4000多元。』胡明初說,游客越來越多了,『禾田居山谷』還計劃租用他的老宅子改建成民宿,並入線上統一經營管理,這樣一來脫貧就有希望了。

  『禾田居山谷』負責人介紹,通過土地流轉、入股方式,公司吸納了羅潭村近24戶村民的土地,這些村民每年都能拿到600至3000元不等的租金或分紅。『為了幫助貧困戶增收,我們每年直接采購當地村民農副產品約200萬元以上,還會為他們組織一些農副產品推銷會、推介會等。』

  在武陵源區,『智慧旅游』被賦予了更多內涵。該區將逐步建設完成景區綜合信息應用平臺、景區『安導通』導覽服務平臺、景區氣象服務平臺、武陵源旅游官方網站服務平臺、武陵源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等5個統一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務平臺。

  通過構建智慧旅游雲數據中心,武陵源區實現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營銷和游客便捷的智能化信息反饋。

  為了更好地利用互聯網資源推介旅游,武陵源區組建旅游網絡營銷中心,建起旅游官網、官方微博和微信平臺,實時發布旅游動態信息、旅游產品、線路推薦、旅游攻略等服務內容,全方位展示旅游景區、企業形象。據介紹,目前新浪、騰訊官方微博粉絲累計近100萬人,成為武陵源旅游宣傳營銷的重要窗口。

  『這些舉措不僅降低了旅游企業產品銷售成本,讓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年年攀昇,也帶動了武陵山片區廣大群眾脫貧致富。』武陵源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謝貴湘說。

  移動互聯的風潮,加速了革命老區桑植縣的脫貧步伐。『只需在家點擊鼠標,隨時隨地都能賣魚。』潮溪鄉紅旗村養魚大戶黃生華通過網上銷售,現在能實現月增收1萬餘元,率先脫貧實現了小康生活。

  『村裡土特產多,如果利用電商平臺把它都賣掉,不就能幫助貧困群眾增收了嗎?』家住桑植縣龍潭坪鎮四方溪村的90後青年周珍珍,2014年注冊『土家親戚』品牌,做起了電商生意。

  一部手機,40個微信群,上萬個微信朋友,業務越做越大。在周珍珍的帶動下,村裡的貧困戶種起?頭、蘿卜和辣椒,養起豬,紛紛發展『土菜』產業。『土家親戚』產品走出山溝溝,源源不斷銷往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年銷售收入達50多萬元。2016年,跟著周珍珍發展『土菜』的15戶貧困戶共增加收入達5萬餘元,有5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據統計,2016年,桑植縣的電商企業共計48家,個人網店498個,全縣電商從業人員達5800人,電商銷售交易額超過19億元。直接帶動貧困群眾年人均增收500多元,促進就業2萬多人。

  網絡建設,是實施『互聯網+』的基本保障。僅2016年,永定區就新建68個農村手機信號接收站,行政村4G覆蓋率達91.58%、光纖通達率達到70.79%。近幾年,慈利縣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飛速發展。目前,該縣共有移動通信基站897個,LTE宏站726個,共享基站328個,網絡覆蓋率達到91.19%。

  當貧困地區駛入『互聯網+』的快車道,必將產生巨大的『化學反應』。在完成2016年減貧47479人、武陵源區整區脫貧摘帽的承諾後,2017年,張家界市又立下了讓44296名貧困人口、168個貧困村脫貧的軍令狀。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虢正貴說:『脫貧攻堅工作刻不容緩,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攻堅戰。』

責任編輯: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