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顏值背後有悲哀
『估計當過一段時間寵物,後來被主人棄養。當然,不排除走失可能。』樂和樂都動物世界分公司總經理王一富,根據視頻、照片分析,白狐身體、軀乾部位被毛很短,可能被人為剪短,或者有病脫落。而且,它的毛色不乾淨,有點灰頭土臉,可能流浪了一段時間。
之所以把棄養可能排在首位,是因為過往的救助案例。
近年,樂和樂都動物世界、重慶動物園接手多起狐狸救助案例,種類有白狐、赤狐。有森林公安送來的,一般是驚現某地後得到救助。也有主人嫌狐臭,主動送養的。
都不是野生狐狸。重慶自然博物館研究院鄧合黎稱,歷史上,重慶曾經有狐狸分布,但已經消失至少50年以上。不僅野外調查沒發現狐狸蹤影,就連以前的皮毛收購記錄也為零。
野生狐狸消失半個多世紀的重慶,為何出現狐狸?公開報道顯示,近年,連接九龍坡區和南岸區的鵝公岩大橋附近、長壽區菩提山下、涪陵區義和鎮大柏樹村,都曾有白狐出沒。
可能來自外地養殖場
業內人士分析,沙坪壩區回龍壩興隆場鐵路編組站旁邊的農場出現的白狐,可能來自外地養殖場。這種野外分布於俄羅斯極北部、挪威、芬蘭、丹麥、冰島、美國阿拉斯加等地的物種,上世紀中期引入我國北方人工飼養,最終通過大衣、圍脖體現價值。
重慶晚報記者搜索『寵物』『白狐狸』等,跳出的除了售賣白狐的網頁,還附有白狐成長照片。在淘寶、一淘等網站搜索『寵物』『白狐狸』等,也出現多條售賣信息,幼狐價錢200-1600元不等。
還有人探討養寵心得,養的原因無外乎白胖可愛、優雅迷人、溫順忠誠、智商高、帶出去拉風……被棄養的原因,根據救助者得到的第一手信息,主要是狐臭難忍。
盡管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從環境污染、疾病預防、種群繁衍等角度考慮,不贊成白狐作為伴侶動物進入家庭,但抵不過白狐高顏值外加逆天人氣。於是,部分本該生存於養殖場的白狐,開啟了從萌寵-棄養-流浪-被救助的另類生存日常。
樂和樂都動物世界檢疫場住著一只被森林公安救助的狐狸,吃飯管飽,空間夠大,加上有體味的野生動物多了,終於不再受嫌棄。
說起來,作為另類寵物,能夠混進動物園,已經走了大運——總比被剝皮當圍脖或在野外餓死或頻頻騷擾人類領地被當賊打死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