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勾連起群體的『趣味認同』

假兵馬俑。圖片來源網絡
對於這樣的流行語,西南政法大學全球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蔡斐從其傳播之初就看到了,『我朋友圈也有不少學生,他們有人發過這樣的句子』。
蔡斐分析說,這是一種新的吐槽文化,屬於『反話正說』,把不易於表達的內容『義正言辭』地表達出來,比如考試自己准備得不好,就說自己可能遇到了假試卷。
再者,『我可能……假的……』可以結合各種情境、職業、角色來具體表達,勾連起整個行業、群體的『趣味認同』,產生圈層傳播的效應,它從大學生群體中火起來並擴散到各種職業就說明了這一點。
蔡斐說,每年春節前後往往都會產生一些網絡熱詞或者流行語,和春節期間人際交往頻繁有關,是一種周期性的體現。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