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直擊東北經濟】長春新區成『領頭雁』東北振興獲『新引擎』
2017-01-11 14:47:45 來源:國際在線  作者:王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演示系統

  國際在線報道 (記者 王濤):長春新區於2016年2月獲國務院批復,成為第17個國家級新區,正式躋身『國家隊』。有人卻在心裡產生了這樣的疑問:長春新區到底能不能建好?長春新區又將會如何闖出一條促進東北振興的『新路』?

  如今,長春新區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經過近一年的開發建設,全區經濟社會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佔長春市20%以上,有效發揮了國家級新區對區域經濟發展引擎和帶動作用。

  『新區理念』成就『新區高度』

  1月10日,記者走進長春新區規劃展覽館,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演示系統內,天花板上鑲嵌著的一個直徑2米的地球模型引人注意。長春新區規劃局副局長王昊昱介紹說,這個半球展示的是地球的北半球,在這裡可以看出長春新區融入『一帶一路』北線。

  在『一帶一路』路線圖中,吉林被確定為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北線,長春新區則立足『一帶一路』構建陸海三通道。王昊昱說:『這條航線,向西打通陸路運輸通道;向南、向北積極實施借港出海,體現了以長春新區為平臺,建設以圖們江為出海口的「一帶一路」海上新通道。』

  實際上,剛剛起步的長春新區早就把目光瞄准了世界,並以國際化視野啟動高標准規劃編制工作。新區「多規合一」的空間規劃體系,包括了統一的戰略目標與任務體系、生態資源體系、產業招商體系、城市空間體系四個體系,逐一分解任務、統一空間落位。王昊昱說,新區規劃不僅是吉林省內首次拿出的『多規合一』成果,也意味著全國『多規合一』空間規劃體系構建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長春新區規劃展覽館

  『新區魄力』打造『新區速度』

  長春新區突出『項目立區』。2016年年初新區計劃開工項目185個,而全年實際開工項目達到了245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26個。王昊昱說:『從2018年開始,有的園區效應就會開始突顯。我們希望,通過3到5年的時間,將長春新區的優勢平臺全面爆發出來。』

  有了這樣的平臺,長春新區堅持圍繞全省優勢資源,加快引進龍頭項目,帶動產業集群發展。目前,長春新區新興產業集群規模正在迅速壯大,一個國內領先的新興產業集群已初步形成。同時,長春新區還重視軟環境建設,本著『拼資源、拼人纔、拼服務』的理念,全面優化新區發展軟環境,真正讓軟環境硬起來。

  『新區建設』引領經濟振興『吉林樣本』

  第一個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新區豎立標杆,在世界范圍內名聲大振。第二個國家級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將國家級新區價值繼續放大,引領中國區域經濟增長第三極。作為『十三五』時期國務院同意設立的首個國家級新區,長春新區怎麼樣呢?

  長春新區黨工委書記孫亞明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家對長春新區四大戰略定位之一,就是成為『推動新一輪東北振興的重要引擎』。他說:『在當前東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形勢下,長春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理應承擔起推動東北經濟脫困向好、實現新一輪振興發展的重任。長春新區有決心,也有信心,通過積極實踐與探索,努力破解制約東北振興的難題,闖出一條促進東北振興的新路,用實際行動,讓「東北不行」變為「東北能行」。』

  新一輪東北振興鴻篇開卷,作為全面振興發展的『領頭雁』、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宜居宜業的『示范區』,長春新區,任重道遠。

  標簽: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直擊東北經濟——龍江行

【專題】直擊東北經濟——龍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