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記者趙穎全、陳凱姿) 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據了解,已知的海洋最深處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是板塊俯衝地帶,地質運動活躍、水壓高、溫度低、完全黑暗,被稱為『地球第四極』。包括探測馬裡亞納海溝在內的深淵科學研究,是當前海洋研究最新前沿領域之一,有助於科學家了解海底生物、礦藏、海山火山岩的物質組成和成因,以及深海海溝在調節氣候方面的作用。
『十三五』以來,科技部會同中國科學院,組織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經過艱苦攻關,成功完成『奮斗者』號的研制工作。自10月10日起,『奮斗者』號遠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第二階段萬米海試,成功完成了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志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記者從科技部獲悉,『奮斗者』號是我國自主設計、集成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其成功研制,顯著提昇了我國載人深潛技術裝備能力和自主創新水平,推動了潛水器向全海深譜系化、功能化發展,為我國探索深海科學奧秘、保護和合理利用海洋資源提供了又一利器。第二階段萬米海試任務中,海試隊員克服臺風、多雨、高溫、高海況等困難,進行了多項驗收試驗,還開展了深海視頻著陸器『滄海』號和『奮斗者』號的聯合作業。海試過程中獲取了一批沈積物、岩石和海底生物樣品。
據介紹,『奮斗者』號的成功海試,充分驗證了潛水器各項功能、性能以及我國在深海裝備和深海技術上的突破,標志著我國進入深海科考第一梯隊,將為我國後續深淵深海科學研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橕,推動我國科學家積極參與國際深淵科考活動,同時有利於培育相關設備產業的發展。
編輯:王丹
- 『網紅列車』打卡亞布力 上車,去滑雪!2020/11/10
- 呼蘭區變 " 冬閑 " 為 " 冬忙 " 全力對接大項目入駐2020/11/27
- 林青霞耿直回應金莎想嫁給自己:我不是女同志2020/11/26
- 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2020/11/27